“你的问题主要在于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杨绛先生在回复一位倍感迷茫的青年的回信中写道,不少人都很熟悉这句话,我也不止一次用这句话反思自己,可是读了许多书,我才发现,读书太多未必就不迷茫。
步入青春期的我一直被一种莫名的感伤笼罩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信任,敏感而恶毒地揣测每一个与我接触过的人的心思,表面上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好学生模样,实则内心惶恐不安,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生怕自己做错事、说错话惹得谁不愉快进而报复自己,处处谨言慎行,现在想起来简直可笑,我甚至觉得自己得了精神疾病,在上生物课的时候用心记录下老师所讲的精神病与神经病的区别,并且仔细对号入座,并尝试阅读哲学书籍自我治愈,可惜的是,我并没有成功地自我解救,反倒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这种感伤的情绪逐渐化为一股青烟散去了,不知所踪。
为什么呢?因为我选的第一本书是周国平的《尼采:走在人生的边上》,尼采,这位癫狂的天才的思想我至今也不大明白,那时候读书也是一知半解,总感觉此书的基调是悲观消极的,上帝都死了,只有超人是世界的主宰,那平凡的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看啊,我每天思考的都是这个问题,虽然余华在《活着》里给出了答案:活着本身的意义就是活着,我哪里懂得,依旧是模糊的。
年少时单纯,容易相信,读一本书便信一本书,这个习惯至今也难改,观点不一便会生疑,尤其是读书找答案的人,读书本身并没有意义,不过成了灵魂的一部分而已,迷茫是年轻时代的特点,青春的热血直冲头顶,理想高于现实,所以那些今天看似愚蠢的选择放在当时却是最合情理的,这是我们年轻的证明。等到我们慢慢长大,开始为生活奔波,现实的重担压在肩膀上,还能抬起头看看星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