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牡丹专注牡丹产业26年
给全人类带来美丽和健康
百年牡丹篇
内容:刘贺
编辑:杨亚州
灵山寺脚下的中川牡丹园
中川牡丹,是我国“三大牡丹群”中西北牡丹群的原产地和标志地,曾有图文赞誉“中川牡丹冠华夏”,你假如能来中川牡丹园走一趟,了解这里的牡丹前史,你一定也会有同样的感触。中川牡丹不只能够赏识,不只能够入药,不只能够食用,它还有全国际绝无仅有的牡丹活化石,现已1300年的牡丹树仍然花团锦簇,芳香袭人,被人们尊为“牡丹神”,而它与丝绸之路的感人故事则永垂不朽。
中川牡丹园就位于中川机场高速口,占地面积1000余亩。园内荟萃了全球观赏牡丹优良种类500多个,紫斑牡丹是我国牡丹仅存的野生原种,这里的紫斑牡丹种类达300个,牡丹总数量100多万株。在牡丹园的北面,有一处红墙灰瓦的寺庙建筑群,这就是灵丹寺。
中川牡丹园神树
千年以上活着的牡丹树。根部直径可达40厘米,主树干比碗口还要粗大健壮,那衰老的树皮就像长寿者的老人斑,每一块都是年月留痕。从如此衰老的树干中,仍然会伸展出茂盛的绿叶。
牡丹为落叶灌木,正常寿命为50~60年,超过百年的即为长寿,超过300年的即可称王,而过千年的即可封神。经有关部门仪器检测,灵丹寺牡丹神的树龄已达1300多年,在国际已存世的牡丹花中是年龄最长者,是牡丹的活化石。
牡丹神虽已千年高寿,但是它每年在小满时节左右仍然会有花开,花径可达20厘米,为西北牡丹群特有的紫斑牡丹,它与传统牡丹姚黄、魏紫、豆绿、赵粉、二乔、御衣黄、酒醉杨妃、青龙卧墨池等等都是享誉神州的名贵牡丹种类。
茂盛的绿叶,标志着这棵千年神树旺盛的生命力。鲜艳的花开,则预示着牡丹神仍然有着繁衍生息的任务。而我的目光一直在花与树干中交替,千年的雨雪风霜洗尽铅华,数不尽的人间沧桑和前史年月就像这树干相同触动心灵。
在树的根部,透过600端镜头发现一根红中带绿的树芽,高不过10厘米,经辨认这是牡丹神新发的一根树丫,这是一个新的生命体系,也是千年神树新的希望。通过几年、几十年、上百年的尽力,它也会成为这个大家族中最秀美的一根。
中川牡丹园之丝绸之路鼎盛期就有存在,通过数代传承,汲六合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极具灵性,是富有、吉祥、安全、好运的标志。
丝绸之路自汉代创建,唐朝时到达巅峰,至宋逐步阑珊。它的起点在长安,行进路线却有多条,经学者们研讨大致分三段:东段、中段和西段。东段是出发点洛阳或长安,经南、北、中三条线到达敦煌。中线是从泾川转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因为这条线间隔适中,补给方便,因而也是商队走的最多的一条线路。而通过兰州这个点并非是现在的兰州城或许曾经的金城,而是从会宁一路向西北经中川、永登、天祝、古浪抵达武威。
中川灵丹寺内牡丹花
传说,丝绸之路时期一庞大的商队在途径中川地段时突遇龙卷风,坚持前行的商队无一幸免,而落后的两兄弟带着驼马躲进了一片牡丹林中才得以幸免。历尽千辛万苦的两兄弟终究到达西域,赚了大笔的钱,在回来时又途径那片牡丹林,正是牡丹花怒放,他们认为是这些牡丹花的神灵救了他们的命,绝处逢生。所以哥两个就在这片牡丹林修建了一处小庙,虽然没有供奉三宝,但是中川牡丹树显灵护佑丝路商队安全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来到牡丹林的这座小庙纷纷祈求牡丹神灵护佑,从此,这里再没有发生过龙卷风。北宋时期,河西走廊被各地少数民族瓜分,战争不断,生灵涂炭,从此,路上丝路再也没有响起驼铃声,那个小庙也因而荒芜,而那片牡丹林仍然生生息息,繁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