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果果已经6岁了,马上就要上小学,身边的家长都忙着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表姐很着急,找到当大学老师的王姐问:“我儿子好像就会玩,除了玩什么都不会。我觉得应该趁早让他学点什么,可是完全不知道他擅长什么以及喜欢学什么。王姐,你是大学老师,你女儿又培养得好,去了美国读大学,你给出点主意,我该怎样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培养他的潜能呢?”
王姐想了想回答:“有兴趣才会有潜力,兴趣靠发展,也靠引导,要做个有心人去观察,去各种辅导班试错也是一种方法。”
表姐找到我诉苦,说她听完王姐的话更加晕了,那么多辅导班,总不可能都去试一遍吧?就算有那个闲钱,但孩子经不起折腾啊?
01 知识和兴趣是一对孪生兄弟
对一件事情了解得越多爱得就越深。著名哲学家弗洛姆《爱的艺术》有一句名言:“对一件事情了解得越多,爱得就越深。”学习领域同样如此,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有足够的了解,获得了相应的知识,他了解得越深入,就会越加有兴趣进一步去挖掘。
我家孩子三岁起偶尔接触了一本孙悟空的绘本,很感兴趣,反复读了好多遍。后来我下载了《西游记》的音频,她也反复听了很多遍,后来又陆续看了连环册和电视剧,成了《西游记》迷。这个例子也验证了,知识和兴趣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让孩子尽可能去接触更多的领域,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说不定哪一天会开出孩子兴趣和潜能的花朵。
除了阅读、看电影、带孩子旅游,去参加各种展览和活动,当然参加辅导班也是一种方式。
02 让早期孩子的环境尽可能丰富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中认为,即幼儿会像海绵一样吸收环境中的信息,这一学习和储存大量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不需要耗费精力,而是在潜意识下进行的,直到孩子7岁的时候就会消失。
蒙台梭利也借此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的概念,认为不论是语言、数学等等,都在儿童发展的阶段存在相应的敏感期。要想孩子能发展出相应领域的能力,如果能在敏感期能让孩子自由探索,给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和工具,就能顺利达成。相反,如果没有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甚至干扰孩子探索的欲望,以后要想再去开发此领域的能力,则倍加困难。
03 游戏对于孩子兴趣和潜能发展的重要无可比拟
对于孩子而言,尤其是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游乐。“有趣”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参与各种游戏,使其释放天性,可以埋下孩子后天潜能的种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名言就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认为孤立的知识是无用的,只有能在实际中应用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玩乐和学习应该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开发孩子的潜能。
表姐听完,放心下来,笑着说道:“那我会继续让果果尽情的玩,并且观察他在哪方面有兴趣,可以考虑报一些兴趣辅导班,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带孩子参加更多的活动,同时接触各种环境。”我夸奖她理解非常到位,看着不再焦虑的表姐,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