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六)
——第六章:保守的教育和进步的教育
2017/8/6
一、教育即塑造
这是本章里杜威批判的第一个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这种理论否认官能的存在,强调教材对发展智力和道德品质的独特作用。按照这个理论,教育既不是一个从内部展开的过程,也不是存在于心灵本身的官能的训练,而是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或联结而塑造心灵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同这个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后来的追随者将四个阶段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1、预备——唤起学生原有的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主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观念的整体);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赫尔巴特的贡献:1、使教学工作脱离陈规陋习和全凭偶然的领域,把教学带劲了有意识的方法的范围,使它成为具有特定目的和过程的有意识的事情,而不是一种偶然的灵感和屈从传统的混合物。而且教学和训练的每一件事,都能明确规定,而不必满足与终极理想和思辨的精神符号等模糊的和多少神秘性质的一般原则。2、在注意教材问题方面比任何其他教育哲学家都有更大的影响,他用教法和教材联系的观点来阐明教学方法上的各种问题:教学方法必须注意提示新教材的方法和顺序,保证新教材和旧教材的恰当的相互作用。
观点缺陷:1、忽视生物觉有许多主动的和特殊的机能,这些技能是在它们对付环境时所发生的改造和结合中发展起来的。2、强调智力环境对心灵的影响,单忽视环境实际包含个人对共同经验的参与。过分夸大有意识地形成和运用的方法的可能性,低估充满活力的、无意识的态度和作用。
二、教育是复演和追溯
复演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理论。他认为游戏实际是对祖先生活的回忆,过去或称人类历史是解开所有游戏活动的钥匙,游戏是早期种族活动的遗迹。他认为儿童时期的发展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动物阶段、原始阶段、游牧阶段、农业家族制阶段、部落阶段。在儿童身上可以找到与每一阶段相对应的游戏行为表现。
这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追溯性质的;以为教育主要是回顾过去,特别是追溯过去的文学作品。我们按过去的精神遗产的模型塑造心灵到什么程度,心灵就被适当地塑造到什么程度。
杜威对这一理论的批判:首先,这个观念的生物学基础是错误的——如果有严格的重复的“规律”,那么进化发展显然就不会发生。从教育上说,儿童未成熟状态的很大优点,就是使我们能解放儿童,无需走过去的老路,所以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儿童从复演过去和重蹈覆辙中解放出来,而不是引导他们去重演以往的事情。
复演概念的正确因素:1、任何婴儿都开始有各色各样冲动性的盲目性的活动,相互冲突,偶然发生,零星分散,和它们当前的环境不相适应。2、以往历史的成果只要有益于将来都应该利用它们,这种利用乃是我们只会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代表从前经验的成果。
历史文化作为资源还是当做追溯性质的标准和模式之间的区别:1、复演论把遗传的影响和环境的影响对立起来,轻视环境的功效。遗传是一个人所有的禀赋,而教育必须从一个人的禀赋着手。2、关于过去的知识和过去的一场,必须和现在发生联系,必须进入现在,才有巨大的意义。把过去的记录和遗物作为教材,其错误在于割断现在和过去的联系,使过去成为现在的对手,现在成为过去的或多或少无用的模仿。
三、教育即改造
在批判斯宾塞、洛克、赫尔巴特和霍尔等人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改造”的观点。前一章和这一章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另一种主张教育就是从外部进行塑造工作。杜威的观点: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具体展开:1、经验的意义的增长,是和我们对于所从事的种种活动相互关系和连续性的认识的提高相应的,
2、有教育作用的经验的另一方面,是增加后来的指导或控制的能力。
3、经验的改造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社会的。
总评:杜威在批判赫尔巴特和霍尔等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即改造”。赫尔巴特等人提出教育即塑造,重视了教而忽视了学习的环境,忽视了心灵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霍尔等人的复演论强调了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但也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和当下的联系,忽视了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忽视了儿童和青年是未来社会的成员。而“教育即改造”观点重视经验的形成发展和作用,以此原则为指导,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就不会是任性的活动(没有自己目的)或机械的活动(这种活动不能使人对活动的意义和联系有新的认识,它只是仙子而不是开拓意义的领域)。
��=W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