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朝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只要是个正式注册的机构,总免不了会有人莅临造访,如果是上级来人,那可能就是“视察"。
视察是个什么鬼?说白点,那是大大小小的领导,上任后或者决策做某事前,要对相对应的下属机构作调查研究,了解熟悉情况,也有的是总结推广经验。
领导是怎么视察的,效果会怎么样,这不是我想说的,想必说起来听起来都有点乏味。况且现在的领导视察有时是走过场,也可能是对某件事情的证实或者证伪,有的干脆是吹喇叭的,接待视察的人忙得团团转,鬼知道视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02
二十多年前上大学那会,某市长到我们八个人的学生宿舍来“视察”,问了各种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同寝室的同学重点反映了不少学校食堂的种种弊端,让陪同的校领导很是有点难堪。结果食堂里的诸如环境、饭菜并没有多少改变,但从此不管哪一级领导都不会来我们那“视察”了。
谁让我们这些同学胡说八道呢?
想必学校领导也挺郁闷,本来想找一个思想活跃、能与市长互动、避免一问三不知,或者见到大领导来视察吓得说不出话来,结果掉到中文系学生的“坑”里,把食堂差不多说成了茅坑,这视察接待设计得真让人哭笑不得。
03
后来,各级各单位大概明白了,领导视察陪同接待还是个学问,属于洞明世事的范畴,还可能影响当事人的升迁,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越到后面对视察的准备就越充分。从秘书会务、材料用具、食宿车辆、交通线路、视察点位、情况介绍、安全保卫、新闻报道等等,作出充分的准备安排,甚至对现场进行模拟,有点像某一场演出的彩排,准备充分得无懈可击少有破绽,领导视察终于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04
再后来,接待工作延伸到不仅仅针对领导视察,对国内知名的文化名人,也按领导视察接待的套路来设计。比如某一年对台湾诗人余光中夫妇的接待。
邀请余先生的到访,目的当然是为了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当地政府打出的“文化牌”。且不说为什么非得邀请一个台湾诗人来做文化使者,单说按照领导视察一样的接待,也是做得非常到位详尽。
如果说具体接待方案怎么做到周全到位,那肯定也不会有人想知道。接待效果怎么样呢?反正余诗人挺满意,满意到多赋了不少诗歌来赞美接待当地,并主动提出推迟几天回宝岛台湾。
05
对待领导视察,不分级也不行,否则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会让人觉得“不值得”。
比如某企业的一个小朋友,见我对这样的接待有些经验,某日急匆匆地打来电话,说当地政府发了一个传真给企业,某某国家部级机构的领导要来企业视察,简直“如临大敌”,不知所措,问我该怎么办。
给他支了招,无非是怎么准备好相关材料,怎么陪同接待。后来顺便问了句,这个国家级机构最大的官最高职务是什么?得到答案后,我告诉他:这是一个年龄比你还小的年轻人,不用太紧张,也不用大排场,做到汇报准备充分、接待热情周到云云。
后来,这位企业的小朋友接待完“领导视察”后,专门电话表示谢意,并且很奇怪地问我是怎么知道“领导”是年轻人而且比他年龄还小?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猜测。一个国家省部级机关的副处长,三十五岁以内的年轻人刚上"领导岗位"(如果四、五十岁才混上个副处级,也够寒伧憋屈的,更不用害怕了),代表组织出来“视察”,连他自己都会觉得底气不足,接待方担心什么呢?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训练营第六天
文字抒发性情,书写表达美意。个人微信公众号:gush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