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实验小学 潘琼
每一次磨练都是一次成长,
每一次成长都有一份收获。
从3月底接到工作坊的任务,到7月23日的初次亮相,历时4个月的备课、磨课、试讲、讨论、修改,属于我的第一个工作坊终于在厦门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出炉了。这是我从教18年来备课时长最长、磨课最多次、修改最多稿的一次,在工作坊结束的那一瞬间,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感谢王绪溢博士、陈蕾老师以及麻吉星精英团队亲友们陪着我走过了这四个月,让我在磨练中不断地成长、收获。
近几年我在公开课和专题讲座方面磨练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工作坊对于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展示形式。工作坊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如何让老师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交流,接纳我想要表达和输出的内容,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月25日,麻吉星精英团队组织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工作坊讨论活动。王绪溢博士在看了我们的设计后抛给了我们一个问题:这次工作坊活动结束后,你希望参加的学员带走什么东西?
我细细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如果换位思考,我希望通过培训获得什么?我应该是想通过工作坊收获一些接地气、回到自己的课堂上可以用的、可复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我开始反思我的设计是否达到了我的期待值呢?
在开始的环节,我就长篇大论的给老师们展现了一段信息技术2.0同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论专栏”,然后再秀秀我的设计,这些真的是老师们最想体验的内容吗?一个小时半的工作坊我设计了好几个碎片化的小活动,活动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只是想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跟老师们分享。
于是我大刀阔斧地对我的设计进行一番修改。如何让活动扎实有效、体验感强?如何将技术更好地融入教学中?如何让老师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小组合作的模式?于是我就开始再次研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向精英团队中的兄弟姐妹们取经,在麻吉星公众号中观看课堂实录,一次次地查阅资料,一稿稿地修改自己的设计。因为厦门的英语教材同福州地区的教材不同,我又向同安区的英语老师们进行交流研讨。
在与精英团队多次研讨、试讲的过程中,大家针对我的设计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如何将每一个活动做到位,要思考每一个活动指向的目的是什么,每一次投票背后的数据是为了做什么?设计的问题如何贴近老师的需求?在活动中如何让学员们做到全员参与?想要让教师们做到“以生为本”,我们自己要先做到“以学员为本”。
带着这些建议我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我对几个问题进行了整合和修改:
1.小组合作的过程每一步要怎么做,“标准动作”是什么?
在工作坊活动中我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员们进行基于技术支持下的导入设计、可展示交流的活动及评价标准设计,在两个活动中体验小组合作的流程和模式。
2.有哪些话题是学员们可以讨论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共鸣的?
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进行学情分析,但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只能获取个别学生的学情,通过纸质测试花费的时间多,数据不好获取。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一次测试后结合麻吉星对学生的数据进行快速收集的例子,让老师们体会到麻吉星互动反馈系统诊断学情的快速、准确。
3.如何正确的制定评价标准?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展示的机会比较多,采用反馈器进行评价是互评的最佳方式,因此制定合理的、公平的评价标准是教师的必备技能。在第1稿中,我制定了一个较为简单的评价标准,但是指向性不强,学生不好参考。在王博士的指导下,我对评价量表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第2稿的评价标准语言较为抽象、概念性,相比之下第3稿的评价标准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更清晰、准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可操作性强,也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互评。教师在进行活动前,要将评价标准提前公布,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解读,这样学生能够更准确的理解评价要求,并结合评价要求完成任务、进行自评与互评。
因为安排有所变动,工作坊的时间改为3个小时,在第四次麻吉星精英团队讨论后,我的设计又进行了一次的“进化”。增加一个小时半,活动要怎么调整?如何规范使用便利贴?如何让老师针对评价标准进行投票评价?如何做到“以学员为本”,把工作坊更多时间留给学员?
通过一次次的讨论、碰撞、反思和互助中,我和队员们“磨”出了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对小组合作学习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上是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在交流体验中提升能力与素养。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学会解读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决策,开展教学,规范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