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找到领导,邀请我前去开展一场技术培训。我本来不喜欢当什么专家,碍于领导面子,只有答应下来。应人之事,就必须认真对待,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制作PPT,而留给我的时间只有周末两天。
PPT课件俨然已经成为现在沟通交流的必备材料,一场培训会或者交流会,如果没有PPT,总是会显得有些不正式。如果作为主讲人,不准备PPT课件,也是一种很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对于PPT制作,我倒是不陌生,最近几年项目汇报,奖项申报倒也做过不少PPT,而且还有几份PPT得到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但那些PPT都是在团队通力合作之下制作完成,我主要负责构思PPT思路和大纲,剩下的排版布局、整体美化修饰都是由小罗和小卢完成。而我现在是出去交流,纯属于个人行为,便不好意思麻烦她们两个人,倒不是我不舍得支付费用,主要是我想偷偷地去交流,不想让单位的人知道。
PPT的思路和大纲对我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交流的技术内容,我非常熟悉,脑海里迅速形成一个初步的轮廓结构。待到周末上午,正式制作PPT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术业真的有专攻。什么排版布局、颜色搭配,我是一窍不通,折腾一两个小时,全部不满意,不是觉得布局不合理,就是配色太俗。我一度产生想要放弃制作PPT,或者说制作一份文字版的PPT(偶尔配两张图片),稀里糊涂糊弄下PPT,然后全靠讲解来补齐短板,保证别人交流之后有收获即可。这个念头在脑海里转了没两圈,我又觉得不妥,PPT丑陋事小,态度是否诚恳事大,不能因小失大。
想要提高PPT质量,自身又不具备对应的能力,怎么办?情急之下,我又想到了我的“私人助理”。
“私人助理”——Kimi一出场,马上明白我的意思。我把编写好的PPT大纲,直接传给Kimi,先是给他戴一个高帽子,“请你扮演一位测绘专家和PPT制作高手的角色,如果可以做到,请回复ok,并在接下来的会话中,保持这一角色。”
“私人助理”秒回:“Ok”
紧接着我又给出具体的制作要求
“我的汇报主题是测绘工程奖申报交流,汇报对象为测绘专业人员 ,包括博士、硕士、正高、高级工程师等,预计汇报时长约为60分钟,请根据我上传的文档大纲,帮我制作一份PPT,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私人助理”几乎没有思考,刷刷几下,就在屏幕上给出答案。仔细一看,我觉得还是比较符合我的意图,于是接着下达指令:“请帮我输出一份markdown格式的结果。”
拿到markdown格式的结果,我马上打开另外一个软件,进行转换。
上面的一套操作是我在网上学到的教程,转换软件也没用多久,便完成PPT格式转换。拿到最终结果时,我都没有细看,第一印象就觉得不行,虽然我后期可以配些图片,但整体PPT排版太过于单调,而且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只能说比纯文字的文档,稍微好一点点。
网上的教程不靠谱,还得靠自己。考虑到自身并不具备美化能力,短时间内又不可能有什么革命性的提升,还得再找“私人助理”。
再次发问时,我直接换了问法:“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我制作一份PPT,我只有一份word文档。”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私人助理”自带PPT制作助手,还有很多模板可以选择,关键是全免费。我当即立断,马上把word文档丢给“私人助理”的PPT制作助手,然后重复之前的制作要求。不一会儿 ,PPT制作助手完成页面输出,又提示我选择一个合适的模板,我随意选了一个暖色主题,又过了一会儿,PPT直接制作完成。看到成果那一刻,我还是非常满意,下载之后,略微做点微调,在我看来就是一份高质量的PPT课件了。
花费大半天时间,借助AI,完成之前从来都没做过的美化PPT制作,也是我周末最大的一个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