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鹏在《暗时间》一书中提出,我们所认为的投入收获的进步并不取决于投入时间的多少,而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也就是说,每个人投入时间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属于他自己的“暗时间”,这是他能够取得成就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从生理上看,我们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因为多项任务的切换需要时间和精力转换。一次集中于一件事情,专心致志才能提高效率。
所以,在处理多项任务的时候,要设计自己的进度条。善于规划,将目标进行分割,任务进行分解,明确每一项的急难险重,提前做好每项工作的进度安排。创造能完成较艰难任务的“大块”时间,确保自己沉浸进去,尽量不被打扰,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我认为,分解目标任务和集中精力工作,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身对时间的掌控,最重要的是还能从心理上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改变拖延的习惯。拖延的习惯往往是我们感觉到任务又多又棘手,毫无头绪,不知从何做起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焦虑。碰到这些多重任务时,人的本能就是避重就轻,逃避责任,既然无从下手,那就索性拖到最后的DEADLINE。而解决拖延的最好办法,不是从心理上纠正,而是从行动上纠正,进而用最后取得的良好效果给心理减压,实现良性循环。分解目标,找出重点,沉浸下去,完成一项任务扔掉一项任务,像学生考试做题一样,最后就会感到身上的重担越来越轻,最后轻装上阵也能无惧挑战,叱咤风云。在一开始不要想太多,立即行动起来,最后就会取得良好成效和心理上的云淡风轻。而一开始选择去逃避,只能陷入焦虑和沮丧的恶性循环。记住,“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或许有人会说,我也能分解任务清单,但是重要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总会有很多干扰因素,这是不可避免的,我无法为自己创造大块的“沉浸时间”,效率不高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列出你的优先工作项,集中攻破,并注意在平时练习自己大脑闹中取静的“抗干扰”能力。比如,在闹市中练习读书,在人潮拥挤的地铁上尝试写作,在讨论问题时练习自己的观点不被别人牵着走,都是一些训练大脑专注力良方。久而久之,就会发现你的大脑在得到任务指令时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并能长期保持专注状态,“如果你有一把锤子,所有的东西都像是钉子”——专注于你心中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你看到的东西会呈现出以往你没看到的一面。你的学习和工作进入高速运转的良性轨道,而且你培养出了最重要的学习习惯。
如果你持之以恒的在一个专业领域专注的钻研下去,并维持你的工作热情,那么,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专注的钻研,并不仅仅依靠记忆和模仿,要想取得进步,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必须通过推理,将知识用到自身,才能真正透彻的领悟一个事物、一个知识点。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为什么要“理论应用于实践”。
那么,如何应用?主要是能寻找知识点和你所用到的方面的联结,我们的大脑是各种节点构成的,死记硬背的效果为什么并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与大脑中的其他知识产生联结,就像串联的电路,中间有部分断开,接不上了,在记忆提取和应用方面就无法完成。面对一个知识点,大脑所能建立的联结越多,说明你的理解越透彻,在适当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这一联结获取记忆编码,提取并应用到各个节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思维导图风靡全球的魅力所在。只有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认知规律,才能学的透彻,学的轻松,而且学有所获。
有人问,如何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我的实践经历不够,没有那么多结点怎么能建立起有效的联结?这里有几种训练方法:
一是主动回忆,多看多读,首先明白作者的观点和例子。
二是讲给别人听。输入的过程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输出的效果来检验,如果你能在讨论中把你的观点讲明白,说明你是真正理解了。
三是写下来。为什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在写笔记和心得的过程也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会发现你在知识获取中一些忽视的盲点或是灵感闪现的地方。
四是设身处地的想象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中会如何选择和应?
时常进行这四步的训练,就能学会最初级也是最有效的学以致用的思考习惯。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要善于抓住知识的本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的问题领域。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也是如此,“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尽量让我们的大脑的假想角色去经历虚拟的失败。也就是说,在我们完成各项任务之前,要将结果在头脑中多演练几次,在我们要正式上场前,将整个情境多模拟几次,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最终在实操中才能将错误最小化,提高成功的概率。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