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号小升初考试结束,家长群里就沸腾了,有家长调侃:练习了一年的“双升”,最后却考了“斗地主”。我们六年级英语组各位老师也在学生考试期间通过网络,和孩子们一同做了一遍试题。
首先谈一下整体对比的感受,今年的小升初试卷与2016年和2017年试题相比较,考核内容依然聚焦小学阶段的语数英及综合素养,不同的是今年的小升初没有明显的学科划分,不再是单一的分成四个学科板块——语文70分、数学90分、英语40分、综合40分。而是将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考察融入到了实际生活当中,知识点的拓展面很宽,涉及领域很广。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取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检测。
从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也可以看出今后的教育趋势:素质教育将会真正的实现,苦读书、死读书的做法已成过去。学科间的融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行走的课堂将是大势所趋。
单从英语学科进行分析:今年的小升初英语加重了分量,提高了所占比例,涉及到了两个板块:开篇的“前言”和第三部分的“有容乃大”。分值也较往年的40分提升到了51分。英语的测试形式是:阅读理解(42分)+作文(9分)。
结合今年的小升初阶段性评价英语板块试题和我们的英语教学,我觉得我们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扩大词汇量,增大阅读量
细看今年的英语评价试题,前言板块:欢迎来到博物馆的阅读材料中的第三小题,How much do you have to pay for one audio guide service and one entry in all?这一题就考察了学生的词汇量和提取信息能力,how much 、pay for, free等词汇,如果学生不理解意思就无从下手做题。单单是问题也需要学生提取信息,这个问题包含了两项费用,一是请一位解说员,还有博物馆门票的费用。完成这道三分的小题已经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英文词汇量和阅读提取信息能力。类似还有第四小题,language 的意思也是学生做题的关键。还有第三部分出现的used for,stand for,plan......
还好我们今年的英语教学没有走弯路,做阅读是我们六年级学子的强项。我们六年级教学依据我们以往学过的Get Smart 3—5教材,将词汇和阅读作为学习关键,上学期旨在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教材,鼓励学生大量背诵,增强语感。早自习及课前五分钟我们都会进行单词及固定搭配的背默,为此这一年我们还专门订购了黑马阅读和星火完型阅读两套教材,结合我们的教科书一起提升学生的阅读提取信息能力。采取每天两篇限时完成策略,学生的错误点不占用课堂时间,不依靠老师讲解,而是学生自行依靠各种教辅工具及同学帮助来解决自己的错题,学生只需要将出错点的原因或者做题的技巧向老师进行分析,课堂上老师不逐篇讲解,只教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少了教师所用的课时量。
除此以外,我们还采纳了薛主任的意见,加入了绘本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们透过绘本和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进行对话。绘本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个正确的方向让我们的孩子在这次小升初英语测评中总体反馈良好,好多同学估分时反应英语达到了45分以上。
二:每周一润笔,写作成常态
今年小升初英语作文的分值较往年的7分提升到了9分,作文考察的是设计一张邀请函,邀请美国小朋友Amy 于下周二参观河南博物院并在当晚参加“博物院之夜”活动。这是考察的书信格式,一般将来时态,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熟悉的。
试想六年级下学期我们相应薛主任的号召“坚持写英语日记”,结合我们六年级的特性,我们每周都会写两篇作文,涉及各式各样的格式,有保证书、有信函、有email、也有日记等。学生早已将写作看成常态。为此我们还专门教研了写作评分方案,对于学生写的作文实行积分制,一篇作文无任何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无涂抹现象,获得20分。每使用一个固定搭配加一分,每使用一个优美句型加两分,每使用一句名言警句加五分,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初始作文分数不满意可以不限次数的重写,累计获得的最高分即为学生本篇作文的分数,我们每周都会评出作文分数最高的前五名学生进行嘉奖。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不把写作文当成负担,他们往往是一发不可收拾,70词的作文有时能写至一两百还意犹未尽,写作也能获得学生喜爱。
这次小升初结束后,我们随机询问了几名学生,并无一人写作空题,很多学生反映,要求书写不少于50词,最后都多写了。
三:加入语法板块教学,巩固语法知识
整张小升初英语试题,语法无时无刻不在,虽然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是却是阅读及答题的关键。如第三板块:有容乃大——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彩绘陶院落的阅读材料中的第二题,联系文章上下文的内容推测“unearthed”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是出土、挖的意思,进而选择dig这一错误答案。忽视了这一题还考察了一般过去时态,答案瞬间发生了转移,found成为了最佳答案。再例如作文,下周二的活动时间明显的敲定了一般将来时的时态基调。语法不是不考,而是暗含其中。
这一年我们也将语法板块教学列入了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在第二学期,我们加入了语法板块教学,将小学阶段的各个时态及词性进行系统化的讲解和练习。我们使用了教辅——举一反三。学生做题在前,老师讲解在后。语法的讲解我们侧重规律法、总结法、类别法等教学方式,需要特殊记忆的我们都会和学生一起编成口诀,减少学生的背诵任务。学生对语法的感觉也从上一学期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到这一学期的一览众山小,从模糊不清到可以熟练的切换各个时态。
综合一套试题,感触最深刻的是出题人眼界的开阔和对未来教育趋向的准确把握。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倡导跨学科学习,融合性学习。我们的英语学科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
一:基于教材,深挖阅读材料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无论今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我们都必须真正的读懂教材,深挖每一篇阅读材料。以往我们采用的Q&A(提问+回答)的教学方式是正确的,可我们做的还不够,对问题的研究不够透彻,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我们常常询问的是Who,where,what等这些客观的问题,对主观问题涉猎较少。今后的英语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教研让问题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就像本次小升初英语试题中:既有“Where did people have the musical party?”也有“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我觉得今后的英语教研我们可以拿出大量的时间专门教研“提问题”,针对教材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提问题等。我们可以结合历年的小升初英语试题,组织老师们深挖教材,钻研问题,甚至可以在学生当中征集好的问题。
二:打破学科界线,研究如何跨学科教学
英语试题居然暗含了数学,今年小升初英语试题的开篇,全英的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占地面积、地理位置、开放时间、收费等,给出的六个题目中居然有两道都涉及了数学知识。第二题,12月24日博物馆是否开放,就涉及到了数学的知识点——时间的推算,需要学生从当下日期推算出12月24日那天周几。第五题,询问博物馆里有多少文物,也需要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将材料中出现的140,000折算成以百万为单位的数字。考试决定风向,跨学科教学也将成为趋势。
那么我们的英语老师就不能只会英语了,至少也要了解语文数学的教学大纲,明晰学生都学了什么,会什么。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要博学多才,广泛涉猎,这样我们才能在英语的教学中融会贯通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知己知彼。
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小升初结束后,很多家长发表长篇大论的调侃,言语中都透着无奈。砸了大把的钱进行一对一,到最后还不如带着孩子河南走一圈。读书读得杂的孩子沾光了。一张试卷,从夏商周—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明清,从研究古建、欣赏古董到聆听古乐。考试的内容再不拘泥于课本,延伸向了社会、生活、历史等。
再去死读书已没有用了,我们应该读万卷书更应该行万里路。还好我们学校有着高瞻远瞩的目光,组织学生假期游学,游学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见识,我们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站在英语的角度上,我迫切期望今后学生的游学可以融入英语的学习和积累。每一处景点都有中英文的介绍,留心皆学问。我们的游学是否可以要求学生用本子抄录下沿途的英文景点介绍,是否可以在返校后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否可以在孩子游学前为孩子加入景点文化的介绍呢,生活处处皆学问。
这一次的阶段性评价也是一个风向标,指引学生和老师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方可将课本所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领略到深层学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