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签读书法2017.1.17--摆脱拖延症

R:原文片段

拖延症是一种推迟做事情的倾向。我们时不时会有一些拖延的症状:不想去超市购物、避免去诊室检查牙齿、延迟我们的支票薄等等。感觉好像如果以后再做这些事情,我们就会有更多时间、更多钱,更少的压力和精力消耗。在一些孤立的小事情上,习惯性的犹豫不决并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长期的影响。不过,如果这种习惯性的犹豫不决与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大事情挂钩,那么它会你疲惫不堪。
那什么会引起拖延症呢?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很多因素:脆弱的自尊、害怕犯错、过于追求完美、渴望获得控制权、缺乏动力、组织能力差以及经常觉得时间充裕。不过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矛盾心理。除了心理矛盾,事情本身也可能是拖延症的来源。我们经常会避开自己不快的决定或任务。
在做重大决定时,可以尝试为自己设置一些限制。例如,你可以给事情设置一个最后完成的期限,如果做不到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和尴尬。另一些客服惰性的途径包括创建自动的“行动”策略和预先的承诺。
——《做出好决定》第14章惰性:能拖到明天的决不今天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请问大家有没有拖延症的经历?从早晨的起床闹钟响起,我们很多人就开始了一天拖延症的噩梦。闹钟一直想到第三遍,直到自己再也无法再忍受下去,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早饭就无法来得及吃)的重要时刻,我们才以百米加速跑的速度开始起床;再譬如有些工作明明要求一周内完成,但如果领导没有逼到分上的话,我们可能会拖到下周完成,情况好点的话,可能会在周日晚上11点加班完成。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拖延症。书中谈到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多种方案需要选择时产生的矛盾心理,二是一些令我们不高兴的决定或任务本身也是拖延症的来源。
对于一些小决定,譬如在餐馆点什么菜、今天穿那件外套、今晚看哪部电影,通常不值得过分担忧。因为这一类型的决定,即使做错了,代价也不是特别高。但是面临一些重大的决定时,就要试着摆脱拖延症了。我们可以试着从两个方面克服拖延症,尝试为要做的事情设置一个最后完成的期限,向别人公开承诺,还有就是提前做好避免拖延症的措施。

A1:联系以往的经验

1月7日到北京上拆书学院的梦想赋能班第一次课,回来后打算1月14日前利用一周的时间把课程的逻辑结构用WORD重新梳理一遍。但一直拖到1月17日,这项工作才完成了70%左右。

A2:以后怎么做

课堂上采用新学的“方格笔记本”记笔记的方法,课后当天晚上进行第一次整理;上完课回济南后3天内要完成粗略稿,并上传到小组微信群,让小组同学监督;7天内完成完整稿,上传班级小组微信群,让全班同学监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6,044评论 0 27
  • 本书导读 原书共246页,总计25.7万字,拆解版大约2.5万字,你仅需要1小时20分钟就可读完这本书。 你上班经...
    惜她阅读 3,195评论 0 9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5,827评论 2 36
  • №.1 本书导语 也许你认为,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毛病,人们不过是偶尔想要偷个懒而已。但事实上,拖延大部分时候只...
    夜阑明月阅读 2,772评论 0 9
  • №.1 本书导语 也许你认为,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毛病,人们不过是偶尔想要偷个懒而已。但事实上,拖延大部分时候只...
    蓝心百合阅读 6,274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