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驴得水,之前因为是标题党所以一直没看,舍友看了之后都推荐,于是今天就看了。
看完之后觉得再困都得写点东西出来。
里面的一首歌《我要你》很好听,舍友看完之后都不再唱,说心里很沉重,唱不出来了。
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就是张一曼这个角色了,美,张扬,自信,说话有我喜欢的不掩饰和大气。
她其实就像裴魁山说的那样,单纯善良,但是不想认真,孩子一样的只想玩,只是还没找到那个能让她玩一生的男人。
她会摘野菜做饭,一边剥蒜一边唱歌,开心的时候会跳舞,在穷乡僻壤跟三个大男人撑着一所气息奄奄的乡村学校依然笑逐颜开。跟裴魁山玩很幼稚的游戏,给佳佳剪发,清淡的日子被她添了几笔浓墨重彩。
在她心里校长对她恩重如山,所以她为了学校没有什么不能妥协的,所以她妥协了一次,承认是自己和铜匠偷情,为了让铜匠走臭骂铜匠,又妥协了一次,为了满足铜匠自扇耳光,又妥协了一次,把头发剪掉,对爱美的张一曼来说,头发大概就像生命,所以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之后疯了,她不懂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让步,换来的是命运的得寸进尺,她只是想过自己想要的日子,没想到在这个荒诞的社会这么难。
疯了的张一曼反而像得到了解脱,在房间里认真的做衣服,就算听到校长的呼救,也不敢出门,在荒唐的婚礼上,她无意中拿到一把枪,在做好了衣服之后,终于彻底解脱了。
是啊,这个世界太荒诞了,还是到天堂再过想要的生活吧。
这个故事被夸张的荒诞无稽,讽刺了民国时期国民党执政下的虚假。
每个人都没有做出自己真正想的决定,却推着故事愈发像荒诞进行。
像佳佳和铁男,就像极了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年轻人开始都是他们,不服输,跟全世界过不去,倔强的像一根钢筋。年轻人最后有两种模样,一种像铁男,受了很大的打击之后服输了认错了像命运屈服了,活的不像自己,还说是为了生存;另一种像佳佳,有挫折,被逼着屈服之后还是不想认输。故事的最后佳佳去了延安,去找自己心中的真理,在那个公平正义的地方,我想她就算是献出生命也不后悔吧。
校长的形象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为了教育在所不辞的,可能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点报恩于校长的意思,只有校长是一心一意要发展农村教育,就算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就算学生少得可怜经费也少得可怜,他还是苦中作乐的坚持开四个人的会,为了保住学校坚持隐瞒驴得水的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剪掉一曼的头发,却是他亲自动手,要眼睁睁的看着就像自己孩子的大家争吵,也不懂,一个误会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故事最后并不算是一个好结局,佳佳走了,学校还在,误会澄清,结局是一声清脆的枪响,一曼用自己的方式,说出了对社会的不满。
悲叹的是被压迫的是女性,欣慰的是觉醒的也是女性。
————bam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