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脱口秀大会上又出现了一个刷爆全网的段子。
北大高材生鸟鸟的一段关于内向者的表演戳中了许多内向型特质的人,当然也包括我。
从小到大人缘还不错的我,其实很少表现得孤僻不合群。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在与人打交道之前,我都会像鸟鸟一样,内心天人交战。而每当我向身边人坦陈自己其实属于内向性格时,他们都会惊呼不可能。
另一个突破大部分人想象的例子,来自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一课的讲师、深受学生欢迎的塔尔教授。他在一次课程里说到,当他外出接受采访时,不同的采访者常常对他说同一句话——你和我想的不一样,太内向了,可以再开朗一点吗?
不爱交际的我因为还算开朗被认定为外向性格 ,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学者却被质疑不够开朗,恰好说明了人们对于内向性格误会实在太深了!
在大部分人眼中,内向性格=沉默寡言、胆小怯懦、敏感谨慎=不好的性格,而外向性格=开朗热情、勇敢豁达、擅长交际=好的性格。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听见许多父母总是在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够活泼不够合群,也会听见社会上许多方法教你如何更好“融入人群”,如何长袖善舞。
人们总是把积极快乐与开朗外向挂钩。
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告诉你,内向就是一种缺陷,内向并不受人欢迎。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01 内向型与外向型并没有好坏之分。
在心理学中,内向还是外向自身是中性的,仅仅是指一种性格特质,两者各有特点,没有优劣。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他的心理学著作《心理类型》中是这么说的。“内倾型对客体的态度是抽象的,而外倾型则一直过分信赖客体。”
内向者往往是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则倾向于关注人们外部的生活及活动。内向者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为自己充电,而外向者则需要在社交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精神能量。
就像有的人社交能力很强,但比起持续在人群中出现,他更希望自己可以一个人在家里安静地呆着。有的人可以和你深度探讨一个话题几个小时,却总在多人的聚会中不发一言。
性格类型不等于能力。
02 内向,也有许多优势
内向型并不像人们误解的那样,事实上,通过研究发现内向型性格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第一,更专注更投入。
内向型的人通常注意力更集中。
在上学期间,我复习读书的时间比别人要少,成绩却比大部分人好。有些同学甚至认定我偷偷在家里用功。
长大后回想起来,发现我学得比他们轻松的原因是我在课堂上比他们更专注。
大部分时候,只要老师走进课堂开始授课,我就会不自觉调动感官全神贯注听讲。
同样的45分钟,专注的学生学到的知识肯定比频频开小差的学生要多。
第二,更善于探索。
内向型的人往往更热爱独处,因此他们有更多时间用于思考与探索。
乔布斯的合伙人沃兹 尼亚克就是一个典型内向型性格的人。沃兹是一名“技术型天才”,但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是他花了大量时间独自学习。沃兹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不是因为太过内向而不愿意外出,他就不会有时间学到那么多电脑方面的知识。
培养才能、刻意练习,是需要时间的。喜欢独处的人无疑为自己赢得了这些时间。
第三个优势,是更善于倾听,也更具同理心。
内向型特质的人往往倾听观察多于滔滔不绝地表达。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也能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他人的心情与感受。
卡耐基在其《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某天他在出版商举办的一次晚宴中遇见了一名植物学家,卡耐基对植物学家所了解的植物知识特别好奇,于是全神贯注地聆听。对话结束之后,植物学家盛赞卡耐基是“最能鼓励别人”及“最有趣健谈的人”——虽然当天晚上卡耐基说的话并不多。
聆听在沟通中与表达同等重要,善于聆听同样能帮助内向者建立起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
除了以上3点,内向特质的人同时容易做到延迟满足、更审慎。心理学家证实,内向者更具备“有见地解决问题”的优势。
03 撕掉标签与成见,自我与环境可以平衡
一项调查表明,世界上有30%的人是内向型特质,许多拥有非凡成就的人也都是内向型人,可为什么还有许多内向者为自己不够开朗外向而感到焦虑呢?
这其中当然有社会环境、舆论认知的影响。
同时也因为内向者在更专注、更具同理心的同时也可能显得更被动、更敏感、更容易自我否定。
人们赞美热情、主动的行为,这当然值得赞美,但这不该成为衡量孩子是否足够“好”、是否“快乐”的标尺。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本来的优势》一书的作者苏珊曾经在一次TED演讲的里讲到,孩提时期去参加露营时,因为独自安静看书而被老师劝说加入活动快乐一点,于是她不得不放下书籍装作热爱玩乐的样子,直到回到家中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对内向的刻板印象投射在了每个人心里,内向者在面对这样的环境与评价时不免也陷入困惑与自我怀疑中——我是不是真的不够好?
不免为迎合环境而制定一套不符合自身特质的行为准则——我应该更开朗一些,应该参加更多的聚会。
当外界评价、要求使人们去做违背本意的事情时,焦虑与疲惫便油然而生。
作为一名内向者/偏内向型,我们该如何在自身需求与社会期待中找到平衡呢?
前文提到,世界上有30%的人群属于内向者,事实上,更多的人是混合型。被喻为美国心理之父的威廉 詹姆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很多个社会自我,人们会在不同的群体面前表现不同的自我。
内向和外向的定义,不过是总结了一些性格特质上的规律以此来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它不该作为一种标签。
我们只需要了解自己,去寻找内心、生活中的平衡。
接纳自我是远离焦虑的第一步。
接纳需要我们慢慢放下对自己“好“或“不好”的评判,接受自己身上的一切特质。
我们并不需要为了迎合谁的喜好,而是要理解自己。
既理解我们有着和别人一样的关系需求,也理解自己不需要那么高频次高密度的连接。
我们不是异类,不仅是70亿中的30%,也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认识到自身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拥有内向性格特质的人一开始也许朋友不多,但因为他们喜欢探索、善于聆听,往往能与他人进行较深层次的对话。
因此我们不需要对自己“不擅长”交际而焦虑,我们只是让精力更集中在某一段或几段关系里而已,回报我们的则是更稳固和更高质量的连接。
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去和他人的长板竞争,找到自己的优势与热情所在,我们可以不需要违背自己的本性,一样可以创造出独有的价值。
为自己留出能量加油站
由于拥有内向特质的人群的精神能量指向的是内在的世界,独处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内向者心中有一套专属的内在秩序,外界过多的刺激也许会暂时打破这种秩序和平静——比如接连不断的应酬和交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留出一个空间进行休整,为自己充电加油。
曾经有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可以大半个月不出门,在她看来我很孤独,事实上我非常享受。看看书、听听歌、看看综艺或电影、写写东西甚至发发呆,都能让我觉得内心充实。
在一次次的独处中,让我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
04 写在最后
在一次伦敦街头采访中,记者随机访问大街上的老人:你会给年轻的自己提什么建议?
超过一半的人说的是,做自己,勇敢去尝试,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
不管社会环境对人们有着什么样的期待以及标签,最终我们想要的并不是迎合他人,而是有勇气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不管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并不需要违背自己的天性在不合适的方式上内耗,完全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更高效的方式去做那些有价值的事情。
正如同苏珊说的一样,“生活的秘诀就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
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舞台上做自己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