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不可以打断他的勇气,一面又不可以听他走错了路,走错了本来没有什么要紧,聪明的人会回头另走,但修养功夫未够,也许便因挫折而堕落。
-梁启超谈孩子的教育
紧
从小,我父亲就盯着我的学习。从小学开始提前学习英文,到初中假期学习课本以外的英语教材,如《英语900句》,《走遍美国》等等,到高中,找来上海的高考题一遍遍地盯着我做。英语之外,他也会看我的数学功课和其他课的成绩,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学习是被他盯着的,好像从来都没有松懈过,直到考上大学,这根紧绷着的弦,在爸爸的那一头,才松了下来。
学习,终于慢慢变成了需要我自觉自愿的事情。只是这个橡皮筋已经绷得太久了,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似乎已长在了我的身上,成为习惯,这根弦,开始自己绷着,不自觉地。
松
我的来访者J告诉我,她初中时的成绩很好,考入高中后,她的成绩直接掉入了100名以后,上课总是听不懂,原本一直觉得自己很优秀的她,心理受到很大的冲击。而当时她性格内向,很少和同学交流,更不会回家和自己的父母讲;她成绩不好,父母不问,她不喜欢和家人打麻将,想看书,父母反而会说她不合群;报考时,父母也是说考个一般的就可以了。
她说,她当时她不知道,她所在的学校很好,所以竞争激烈,她的成绩开始掉下去是正常的。如果父母能告诉她就好了,她就不会那么大压力;如果高考时,帮她分析利弊,也许她会继续努力,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
她的难过,她的挫败,没有被父母关注,看见,并得到抚慰和鼓励。
从此,她认为她的生活不快乐,一直到现在结婚生子都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女孩子,觉得现在的生活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所以现在碰到困难,她就很想有人帮他分析,指引,害怕选错。
这几年,我回去故乡,和昔日的同学聊天。才知道,我是同学眼中的学霸;原来不是每个家长都这样盯着孩子学习的,不少同学很羡慕我父亲这样盯着我的学习,我的英文,才有了考上大学的机会;知道了在初二时,学校的一次分班,把每个班的后15名并入一个班级,并不允许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中考,这一次“判定” ,我看见不少同学眼中的难过,哀怨,甚至愤怒,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还有些分班后的“差”学生,彻底“堕落”,有做了牢。
不紧不松
我不禁开始问自己,如果没有父亲这样的“高压”管教,我能在班级前十名屹立不倒吗?我的英文可以名列前茅吗?如果父亲任其我自由学习,自由发展,我会考上大学吗?我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呢?
学生时代的我,也一直闷闷不乐,也批判过父亲的教育方式,希望给我完全的自由。
听到这些故事,我开始不断地从两方面去看待父亲教育我的方式, 我获得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而不再盯着“失去”。
我获得的品质:积极,努力,不服输,拼搏,坚持,毅力,爱学习,独立
我失去了:童年的快乐,玩耍,自由探索的空间,天性,不会休息,不会放松,不会求助
而这些失去,这几年,通过学习心理学,通过疗愈,我在慢慢地找回来。
那我们到底要如何“管教”孩子呢?
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能不停地修剪,希望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父母要在一旁“看着”,观察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意愿的基础上,陪着他在各种是事情里去体验和探索,并给予情绪上的看见与支持。有时候,需要帮助孩子分析利弊,但是最后的决定,由孩子自己做。
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个人品质的修养还在发展,挫折与挫败会时常发生,父母在一旁的鼓励,支持,理解非常可贵,有时候孩子就是一念之差,入了天堂或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