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曾子在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的意思就是笨拙迟钝。也就是说曾子这个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
(我突然想到这跟上一句“巧言令色”的特征刚好相反。)
1、普遍的误解: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里的《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里的两篇。
而《大学》是曾子作的,《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著的。
所以四书代表的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而是儒家思想。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相当于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候已经到了战国时代。
孟子的思想与孔子是有区别的,孔子温文儒雅,孟老夫子带有侠气,这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
2、“忠”
我们现代人看到“忠”字,会自然而然地把“忠”的对象想象成某个具体的人。
但是南公说,“忠”字的解释,古代与后世有所不同。古代的“忠”字指的是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尽心竭力。
“忠”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也就是心在中间,如果没有强大的定力,是做不到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也就是说,承诺了别人,替别人办事,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这是要反省的。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我曾经答应帮助亲戚做一件事情,却没有做到。直到今日我还没能取得亲戚的谅解。
我回想自己当年的做法确实根本谈不上一个“忠”字。
我已不记得当时到底是压根没做还是没做好。但有一点我确信的是:我对亲戚委托的事情是嗤之以鼻的。那一件在亲戚看来很重要的事情,我却自以为不值一提,自然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去好好完成。
第二件事情是,在日常交往中,经常碍于情面,不得不答应别人去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自己本身是不愿意做的。结果就导致:一边做,一边抱怨。
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无非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人设。
不想做,那就你一开始不要答应。答应了,那就好好去做。就这么简单。
但是一旦贪心,又想护住自己的人设、又不想消耗自己的人情去帮别人干,这就是庸人自扰之了。
3、“信”
“信”字的意思是诚实、不欺骗。
“信”,一个人一个言,也就是人如其言。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也就是说,在跟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有没有欺骗他们的地方、有没有表里不一的地方,这是要反省的。
4、“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的意思是,老师、师傅、师父在传道授业中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法,我们有没有去实践?
这一点在我看来,比前面两点都要难。
难的地方在于,不是把老师的话从耳朵里听进去、在脑子里记住了就完成了学习。
如同论语开篇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一样,时时刻刻按照老师教导的去思维、随时随地按照教导去实践、及时反省总结。
简而言之,就是“落实”。
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我还想到了“尊师重道”这个词。
把老师捧得高高的、止不住地鞠躬作揖、过时过节带去节礼……把这些形式做得再完美也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
真正的尊师重道,是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去落实。
“忠”“信”“习”,这些都要在实践中检验。光耍嘴皮子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