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力》这本书里,科恩博士提出了一个“15秒劝解原则”。
这是什么概念呢?在我们劝慰紧张害怕的小朋友的时候,如果过了15秒都还没有起作用的话,那就放弃吧。
因为如果当时的劝解有用的话,它就会立即奏效。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中还留有一条通道,让劝解的话顺利到达理智脑,“安全系统”做出了理性评估,并成功发出了“解除警报”的信号,使孩子平静下来,不再紧张。
但是,如果这一切没有在15秒内发生,那就说明这条通道已经关闭了,即使再多花15秒,15分钟甚至两个小时,都不会再奏效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经常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
这个“15秒劝解原则”从何而来的呢?它来自另一个“15秒原则”—15秒洗手原则。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过一个“洗手,15秒就够了”的建议,意思是,15秒的流水可以充分地洗掉手上的病菌,再多就是浪费水了。或者按柯恩博士的话说,头15秒是在洗掉病菌,但再洗就是为了洗掉“焦虑”了。
说到“15秒”,我就想起前几年非常火的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我觉得里面的事件应该称为“15秒魅力原则”。
美貌的千颂伊对自己的魅力颇有自信,说任何正常的男人都不能在她15秒的凝视之下幸免,一定会爱上她。傲娇的都教授不以为然,结果15秒一过,就被啪啪啪地打脸。他不仅吻了千颂伊,并且从此一头栽进爱河,再也爬不出来了。
哈哈,15秒还有这种功效。
我也总结了一个我的“15秒原则”—15秒消怒原则。
这个原则是这样的,如果在跟小朋友一起的时候,觉察到自己生气发怒了,马上转移注意力15秒。过了这15秒,一般都能平静下来,再对小朋友该做什么做什么,会比在盛怒的时候理智许多。小朋友也不容易受到无谓的伤害。
不过,要忍过这15秒是很难的,我也没办法常常做到。但偶尔做到了,就会觉得自己很赞哦。
所以,这“15秒”是有魔力的“15秒”,它不仅能让我们避免成为啰嗦低效的父母,还能洗掉病菌,平息愤怒,而且说不定坠入爱河,也只需要“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