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寒假,又未下雪之时,山地野外是孩子们的乐土。
一把小铲子,一个竹筐,欢快地飞往田间地头。蓑草连天之间点缀着的一抹抹绿色,就是鲜嫩的荠菜。不一会工夫竹筐里就盛载了小半筐这冬日里最后的鲜活,想象不久后,它们被裹进饺子里、包进春卷里、盛放在餐桌上的小碟子里,挑荠菜的孩子便不由地咽上几口口水。
鄂西北的山坡上,到了冬日还有种野味,方言唤作"didi"。这种植物开着娇小的黄色花儿,一铲子下去,深深扎进土里,拔出来,茎叶和小黄花下连着的是约莫指头长的不起眼的根,形状像缩小版的人参,用手指剥了沾着泥的表皮,就露出一截白嫩的根茎,这就是能吃的部分了。每逢这时,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虽然只咀嚼到一点点干枯的甜味,那种喜悦感却无从言表。在八十年代农村物质匮乏的冬天,水果零食都是稀罕之物,仿佛只有"didi"是无穷无尽的存在,不论什么时候你总能在山坡上发现他们,不离不弃。
农村孩子对食物的灵敏度仿佛是天生的,总能探听到哪里又有可供采摘的好消息。比如河边荸荠地里丰收过后,总会有些主人未挖净的"漏网之鱼"。这时有小伙伴跑来一通报,三五成群的孩子便带着工具结伴来到荸荠地。能挖到的大多是主人嫌小没去采收的"小不点儿",恰好这一种黄褐色的却是最嫩甜的。偶尔挖到一个大的,便像中了奖一般荣耀,小伙伴们会围拢来发出一阵羡慕的欢呼,欣赏着这来自大地慷慨的馈赠。
挖回去的荸荠,功效强大,除了生吃止咳生津消食,还有更有趣的做法,倒比吃本身更令孩子们感兴趣。寒冷的冬天,八十年代鄂西北用来取暖的工具叫"火盆",一家人围盆而坐,说着话儿嗑着瓜子,红红的炭火映照着暖暖的笑脸,年的味道、冬天的味道都尽在其中。倘若在这个时候,往火盆边丢上几个花生、荸荠、小红薯,看着它们烤着滋滋冒出热气,真是一大享受。更有刚忙完家务闲下来的大人们,掏出火钳在炭火上架出个"X",再悠悠然地切出半块新打的糍粑,放在"X"上慢慢烤熟变软,那滋味……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关于打糍粑的传统,如今很多地方都已失传,科技化使得食物生产更便捷,手作就越发显得珍贵。记忆中,厨房里高高的蒸笼蒸着糯米便要蒸上小半天,蒸熟后倒到一个大大的木盆里,接下来就要请上村里几个精壮的汉子,每人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槌,轮流用力在木盆里舂来舂去,直至糯米粘软绵烂,这时手脚麻利的主妇们便趁热快速把他们做成圆形的糍粑。而流着口水候在一旁的孩子们,这时每人便会得到一团新鲜温暖的赏赐,这时候刚打完的糍粑是最好吃的。
冬日里还有一项乐子,就是每逢快过年时,村里的鱼塘该捞鱼了,每户都能分上一些。孩子们就穿梭在鱼塘边,看一网能捞上来多少鱼,村支书什么时候能喊到自己家,最大的鱼能分给谁……最重要的是:晚餐有新鲜的鱼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