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去了趟广州菊展。没见到想象中的东篱菊黄,也没有想象中的傲霜独立,倒是烈日炎炎、人头攒动。在广州三十度的秋天,我汗流浃背,只得赶紧找个阴凉地方躲起来。
开封菊展的菊花,金蕊绽放、傲然挺立,到了广州这里,菊花突然变成缩小版了,得拿放大镜才能看到寒碜的花骨朵里的一点点黄。果然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菊花也适用啊,这明显的水土不服。
所以,单斗菊花这里肯定斗不过。但广州菊展胜在巧思,不是菊花嘛,波斯菊是不是菊?非洲菊是不是菊?而且,广州菊展还摆出了不同造型的盆景,如同一幅幅山水画,意蕴悠长。
有好几个作品都结合了本地特色的满洲窗、醒狮、珠江等元素,用各色花卉,加上剪纸、木雕、编织、流苏等元素,好一个岭南山水画卷,值得细细品味。特别是一个作品用了梦幻的珠帘、薄纱、鹅卵石,还原了岭南“落雨大、水浸街”和“月光光,照地堂”,如梦似幻,充满美感。
还原岭南雨多的场景
但我最喜欢的是一幅不起眼的作品,只是优秀奖。当我看到那一船的鲜花,就驻足不前了。如果我也有一船的鲜花,可以自由自在地斜靠着,晒着日光,吹着微风,看两岸的风光,听船底的水流,多么惬意。这满船的花,更让我想起一句诗,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长篙与流水激荡起水花,带着我,带着鲜花,去到那青草更青处,去到我五彩斑斓的梦里。
好喜欢这一船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