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

开国肇基(早课分享)

尊敬的梧桐老师早安亲爱的伙伴们早安

美好清晨,跟着梧桐老师在直播间的引领练功完成,带着这份满满的能量,我们又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在幸福村课堂,迎接美好的一天。感恩梧桐老师精彩开启

上一课讲到朱元璋占据应天以后,一方面多方经营,扩充实力,另一方面对外进行不间断的军事征伐。

朱元璋与其他红巾军元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知道用那些有智谋的人,而并非只知道用武夫莽汉。他认识到,要称霸天下,还得需要有谋略人的辅佐。

朱元璋成功攻占徽(灰)州后,他又听说附近有能人贤士,便亲自去拜访这位叫朱升的名士

当时朱元璋向他讨教治国平天下之策,朱升没有多说话,只是送给了朱元璋三句话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听后思量当下形势,确实需要如此。朱升的话虽然不多,但却成了指导朱元璋进一步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行动纲领。

区区九个字,却成了朱元璋克敌制胜的法宝。其中“高筑墙”的意思是让朱元璋先要谋求自保,其次才是领土扩张。

以当时朱元璋所处的形势,周围被各种势力所围困,虽然当时局面很好,但前景却是非常凶险。

而单纯从防务上巩固根据地是不够的,防务和军需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

“广积粮”的道理其实就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粮草要充足,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同时以“缓称王”的方式减少自己的舆论压力。意思就是不要把自己过早的当成众矢之的,成了别人攻击的靶子,大力发展,但要低调处事。

这九个字,可以说堪称为经典,对于朱元璋来说,字字都是无价之宝,朱元璋也是个识大局的人,将这九个字作为以后的行动纲领,最终指导自己走向了一朝开国皇帝的征程。

在各路群雄此消彼长的争斗中,朱元璋遵从九字箴言,实力逐渐强盛。

当时还有一股力量与他相当,那就是自称汉王的陈友谅,他自恃水军厉害,

朱元璋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见到这种局势,并没有马上排兵布阵,而是采用了一个假里应外合的计策,将陈友谅一举打垮。

第二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0万讨伐另一股大势力张士诚。

朱元璋的部队士气昂扬,很快攻破城门,大军一拥而上,进入平江城内。张士诚的将士已无斗志,纷纷投降。

破城之日,徐达严格约束部下,立下军令:“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朱元璋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

这时南方已经平定,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领25万大军开始北伐。仅仅用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就占领了山东。

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在南征北伐两路大军的凯歌声中,中书右丞相李善长率领百官奏请朱元璋正式建国称帝。

次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奉天殿即皇帝位,封妻子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为皇太子。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王朝正式建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朱元璋对于“君臣大义”以及儒士,一贯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他总是不失时机地会加以利用;最终目的,便是为了壮大自身的势...
    哑者或已成翁阅读 4,256评论 0 0
  • 在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有一座历史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陵墓“明太祖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合葬的“明孝陵”。被...
    文渊阁阅读 5,836评论 0 3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4:30 昨晚睡觉较早,同时也从心底改变了睡眠周期的观念,睡眠质量不是以时间为标准衡量的,而...
    坤道率然阅读 1,670评论 0 2
  • 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末年,社会大乱,烽火连天,群雄逐鹿。农民起义的领袖前后有数十人之多,为什么朱元璋能最终脱颖而出呢...
    焦恍阅读 3,744评论 0 0
  • 作为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朱元璋本人我非常熟悉。除了少年不幸和老年丧子外,朱元璋一生中并没有遇到大的挫折,可以说是中...
    北冥Master阅读 4,136评论 0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