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是根据亦舒同名小说改编,但是看完原著之后小编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改编能力,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呈现了电视剧该有的水准。
这部剧的编剧是秦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戏文专业。
13年就凭借《辣妈正传》获得第九届中美电影节,中国电视剧最佳编剧奖。17年更是凭借《我的前半生》获得首届编剧嘉年华年度关注电视剧编剧奖 、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
除此而外由她编剧的已播,且火爆过的电视剧还有《赘婿》《流金岁月》,还有一部待播的《繁花》这部剧胡歌主演未播就已经火了。
秦雯无疑是懂人性,懂时代潮流也懂观众口味的,她既往所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全部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像《赘婿》和《我的前半生》播出多年还在网络继续讨论话题的实属难得。
她编剧的剧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非常适合下饭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火爆,但是普遍的评分都不是很高。
《我的前半生》整个改编完美提取了原著的精华,如果说原著是一片原始森林,那么改编过的就是适合现代人集游玩观赏一体的风景区。
原著是亦舒一贯的写作风格女性视角,叙述为主,描述了全职太太罗子君在遭遇丈夫出轨离婚事件之后努力获得新生的故事。
电视剧和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更具有阅读性,而电视剧确实更具有观赏性,二者都发挥到了在各自领域的优势。
电视剧把原本那些简单一笔而过的情节做了很多细节化处理,丰富和形象了事情本身发生的因果。
呈现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刻度,同时也糅合了社会性话题的热度,迎合了众多观众的口味。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比原著略显浮夸了些,但这也是很多观众之所以买单的原因。
能够抓住原著的精髓,把电视剧改编的如此精妙的编剧太难得了。
01 人物改编
《我的前半生》这部剧之所以能够爆红,除了几个主演的精湛演技之外,还有故事里面几个符合观众胃口的爽点。
心机颇深的小三,天天防老公出轨的的全职太太;贺涵这个傲娇又多金的人设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最具有话题意义的闺蜜唐晶男友和罗子君相爱;付不起的阿斗白光等等这些原著是没有的。
原著中严格意义上是没有男主的,若一定要有一个那就涓生(电视剧里的陈俊生)。
而贺函这个人物在原著里不存在。
原著中的罗子君也精致,但她并没有像剧中的罗子君一样处处害怕老公被年轻小姑娘抢走。
原著中关于这一点只有一句话,就是罗子君见了小三以后,发现她并不是她曾经梦见过的那个抢走她老公的漂亮女人的样子。
原著中罗子君还没有毕业就嫁给了涓生(原著罗子君老公的名字),十四年来一直过得很潇洒。
她打麻将,逛商场,美容,基本上都是在忙自己。孩子和家务都是有保姆,原著中有两个孩子,家里也有两个保姆。
涓生外面有人,连她女儿都知道,但是罗子君不知道,离婚的事她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涓生摊牌以后她崩溃过,但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大吵大闹。
涓生想要孩子的抚养权,她也没有过多的挣扎,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
涓生说孩子并不是跟自己生活,而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原来的房子里。
罗子君可以每天都可以去探望,她同意了。虽然她也像电视剧里的那样在家颓废了几天,但是并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请律师。
她同意了涓生的条件,是涓生的律师带他们签的协议。
涓生答应给罗子君50万,但是一开始只付了32万,外加每个月5000的生活费,直到她再婚为止。
唐晶给她伪造了完美的简历,帮助她找了一份英文翻译的工作,帮她买了一个偏僻的小公寓房子,按部就班生活。
下班去学一个大学的课外陶艺班,随手的涂鸦被客户看中,后来索性辞职,用手艺挣了很多钱。
原著中她有一个女儿安安已经十二岁了,离婚以后被送出国去上学了。
儿子平儿和爷爷奶奶住在原来的家中。
她每个星期去探望,后来渐渐也探望的少了,和平儿也不是很亲了。
再后来她在出国探望安儿的时候遇上了翟有道,算是一个夺多金又有魅力的成熟男人,大龄未婚。
两个人出海玩了半天,回来很久没联系,后来他回国,两人就结婚了。
原著中罗子君这个人物形象有些淡薄,电视剧精彩的呈现了她面对婚姻失败时候的种种反应,她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的各种苦难等等。
整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更加有看点。
原著中的陈俊生名字叫涓生,原来是医院的医生,后来自己开了诊所赚了很多钱。
这个人设基本上和原著差不多。在离婚这个档口也纠结了很多,但是和电视剧里不一样的是他个人主动去离婚的。而不是像电视剧里面他被凌玲算计被动的成分多一些。
但是编剧的高明之处在于这样具体的处理更加体现了他本身唯唯诺诺的软弱性子,也呈现出了他后来后悔的诱因。
唐晶和原著里的人设基本一样,比电视剧里更具有女性魅力,但是后来她离开职场嫁了一个一个外国的律师,辞职去澳洲当全职太太了。
原著中她的笔墨并不是很多,和但是和罗子君之间的相处模式和电视剧一样,关系也非常好,基本上没有矛盾。
原著里罗子君兄妹有四人。
哥哥嫂嫂妹妹,罗子裙是一个白领,一直梦想嫁给一个有钱人。
喜欢惹事的也是罗子群,最后她嫁给了一个有钱的五十多岁的老外。
电视剧里的罗子群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个不争气的老公白光,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
电视剧保留了她原本的性格,就像和理发师私奔那一段,还有跟姐夫要钱,拿罗子君包包等等。
原著中凌玲名叫辜玲玲是个不太出名的演员,她和涓生是在家长会上认识的。
她是平儿同学冷家清的母亲,前夫曾经是一个大编剧。
原著中她多少有一点心机,虽然和电视剧一样没有美貌,但是懂得诱惑和关心,也算是有些手腕。当然跟电视剧里的凌玲比起来那还是差了很大一截,不过编辑也完美保留了人设的基本性格。
其他像薇薇安,白光,这种都是编剧为了剧情需要重新塑造的人物。
02剧情改编
原著的剧情相对简单,电视剧加了很多。
像罗子君试鞋子,偶遇桑卓,在公司大闹,和凌玲坐车这些都没有。
还有和贺涵有关的所有剧情基本上都是编剧重新写的。
原著中的翟有道出现的很晚,那个时候罗子君已经靠着自己的能力过得很好,而他的笔墨并不多。
原著中唐晶男朋友的笔墨也很少,后半部唐晶的描述也少了很多。
所以剧里面那些和贺涵有关的剧情基本上都是编剧加上去的。
原著的故事线很简单,罗子君主线,罗子裙辅线,唐晶算半条线吧。还有安儿这条线。
电视剧除了主要是因为围绕罗子君和唐晶,唐晶和贺函,罗子君和贺函,罗子君和陈俊生,
罗子群和白光,增加了老卓和洛洛的这条线,砍掉了安儿这条线。
04
整体改变幅度很大,完全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高明操作。
罗子君的兄弟姐妹除了罗子裙,其他基本很少砍掉确实更好。
安儿这条对于小演员的演技还是挑战很大,砍掉也不影响整个故事走向。
对于涓生和凌玲职位和身份的改编更符合当代人们生活实际,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贺涵这个人物一定要找原型要么就是唐晶的结婚对象莫家谦,要么就是罗子君的结婚对象翟有道,前者的形象可能更符合些。
但两者都不完全像,这两个人原著里面的笔墨并不多,前者讲究,后者儒雅寡言。
跟贺涵的张扬傲娇是有些不搭边的。
但是这个人物的出现不但丰富了唐晶这条线的故事性,同时符合流行的爽剧特色。
电视剧的改编其实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再创作,因为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形式还有方式等等和电视剧播出的年代,观众的偏好这些都有所出入,所以改编起来难度很大,也最考验编剧的能力。
而在这方面,秦雯老师无疑是最出色的,这部剧也是小编看过的最牛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