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麦家”这位有名的作家,也早就听说“人生海海”这个流行的词语,但没想到真有这本书。办公室的一个姐妹买了这本书,我一看封面,顿时有了兴趣,提前预约借阅。本以为这是一本心灵鸡汤方面的书,没想却是一本小说。古老封闭的江南水村、传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主人公的苦难人生……还是吸引着我一点一点地走进这本书,去了解人物的内心,去感受那个时代的印记。
看似整本书的内容充斥着低俗下流、残暴粗鲁,但掩卷深思,表象的背后是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生的百变况味,是道德的艰难回归。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更有活下去的勇气。在我看来,本书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上校的传奇一生,暗线是“我”从孩童到成人的所见、所闻、所想。书的最后,“我”对上校一生的深度思考,对自己灵魂的救赎,让读者感受到了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也正如作者麦家所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破译了人心和人性的密码。”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辉煌也好,平凡也罢,但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精神寄托,都有自己的执念,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坚持,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的信念,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忠贞不渝。
文中的主人公“上校”,被村里人传成“太监”的绰号,可他并不在乎,依然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医术,治病救人,善待邻里。但他有自己的底线,他不愿背负“大汉奸”的骂名,他誓死守卫着这道防线。他曾经是为解放军、共产党效力的,他打入敌人内部刺探情报,却不料搭上了自己。由于不得已,他的肚皮上被刻上了一个日本女鬼的名字,为此他付出了残酷的代价。为了守住这个秘密,他宁愿一辈子不结婚;为了不被小瞎子发现,他打残了小瞎子;为了不被乡人揭穿,他彻底疯癫。他曾试图刮掉那几个耻辱的刻字,他想刻上“为国效力”的字样,可徒劳无效。为了他的贞节,为了他的爱国之心,他受尽了一生的折磨和屈辱,他的活着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然苍天可鉴,其心可表他一生的执念。
文中的“我”的父亲,是一个不爱说话的闷葫芦,但始终守护着他和在别人口中的“太监”的那份情谊,坚持着他的坚持。他不怕村里人的流言蜚语,不顾老父亲的极力反对,和上校保持着亲密往来;哪怕冒着被公安局逮捕的危险,他也要长途跋涉,去探望躲藏在寺庙里的“通缉犯”;甚至为了上校的被抓,和自己的亲生父亲老死不相往来。不论别人怎么诽谤上校,怎么落井下石,在他认为,上校就是他亲密的朋友,就是他心中完美的英雄。他不允许别人诋毁他心中的英雄,对自家的名声扫地也在所不惜,只是一味地守护着上校的一切。执念之深,也是他一生活着的信念和勇气吧!
再说上校的妻子,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结婚。她情犊初开之时,对上校是一往情深,可由于种种原因,上校并不打算和她厮守一生。后来由于一个误会,她告发了上校,就因为这次状告,上校的戎马人生从此跌入深谷。当然,更因为上校被日本女鬼子所玷污,并在肚皮上刻了“大汉奸”的字号,几次辗转入狱,直至疯掉,才免除了牢狱之灾。可就在上校疯疯癫癫之时,这位妻子出现了,来到村子里,无怨无悔地照顾着这一老(上校的母亲)一傻,和乡邻和睦相处,慈善有加。与其说她是在忏悔当年的不当之举,不如说是上校母亲常年祭拜来的活菩萨。之后她带着疯疯癫癫的上校,回到了她的老家——桑村。在那里,一切不急不躁,岁月静好,她教会了上校养蚕(上校本就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把他当孩子来陪伴。甚至,她知晓上校的心病,学会了纹身术,把上校肚皮上曾经让他引以为耻的刻字改成了一幅画(一幅含有伞形树冠的风景画),巧妙地掩盖了上校耻辱的一段历史,成全了这位拳拳赤子的心愿。后半生细微如是的陪伴,执念之心切切,可表可鉴。
2、人心总是向善的
文中的村庄是一个有祠堂、有弄堂的江南水村。平日里乡亲们在弄堂里吃饭、纳凉、谈天、嚼舌头,家长里短、流言蜚语自是不可避免。因为对上校的一切充满好奇,所以各种猜疑、诋毁、谩骂,不绝于耳。可只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无论他人怎么猜忌,上校都无所谓,依然我行我素,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如若谁家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上校自然会出手相救的。凭着他在部队上的苦难阅历,凭着他一手的好医术,凭着他殷实的家底,他乐善好施,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
拿老保长来说,那么嘴碎,那么烂醉,却对上校的经历守口如瓶。上校打伤了小瞎子后,躲藏在一个寺庙里,尽管村里的人对他的藏身之处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甚至明知“我”的父亲暗地里去接济,却无一人去告发。冥冥之中,他们知道上校是个好人,不是个大汉奸。而“我”的爷爷因为怕坏了自家的声誉,私下里竟然到公安局揭发,以至于上校被抓走入狱。村里人知道后,上门谩骂、扔东西,敌视我们家,骂我们家“没良心、缺德”,甚至父亲的跪地求饶也无济于事。就连“我”自家的小爷爷也上门破口大骂,教训起爷爷来。为此,我们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四处逃生,直到上校捎回一封信,指明他的入狱和“我”爷爷没有多大关系,村里人对我家的怨恨才降了几分。
质朴善良的村民们,也许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知恩图报,他们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在人心和人性的天平上,他们心里有杆善良的称。
3、放过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
过往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岁月轮回,物是人非。当“我”靠做垃圾生意,荣归故里时,原来猖狂的小瞎子已经不堪入目。如果不是他的父亲临终前对乡亲们的苦苦哀求,乡亲们陆陆续续地照顾着他,他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因为小瞎子对上校的狠毒,对“我”家的诋毁,害得”我”家家破人亡,“我”对他也是恨之入骨。但看到他命悬一线、艰难度日的样子,“我”又起了怜悯之心,竟然破天荒地丢给他两张100元。小瞎子写了一行字感谢“我”,“我”竟然为这次善举感谢起自己来,并获得了经久不息的安慰。“我”饶过了小瞎子,也饶过了自己,“我”战胜了几十年没有战胜的自己。后来,“我”负担了小瞎子的花销,并应父亲要求为小瞎子寻找医生……
此时,“我”已经放下内心的爱恨情仇,享受着孤独又光荣的花园,这又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然如若走不出心灵的藩篱,难道要抱恨终生吗?如果不能把那些苦难与屈辱抛之脑后,就永远走不出心灵的监狱。与其说是放过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
很多时候,人都被自己的一种思维定势所禁锢了,不是他人打败了你,而是被自己的心魔征服了。你若不伤,风又奈何?放过别人,放过自己,给自己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我想,这也是作者麦家传递给读者的一种思考吧!
每个人都有故事,只是看谁更懂控制。不懂控制的人,只能拼命地掩饰。走过的路,经过的事,吃过的苦,受过的难,没有人能感同身受。人生海海,活着才是勇气。学着共情自己,寻找自己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