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你该做的,就是宣告自己已经成年、用心过日子、找份认真的工作、挑选自己的家人、精算你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确定感。
⑵20多岁是我们开始自己认识时间、规划未来岁月的时候。不清楚自己该什么时候,怎样开始我们的事业,什么时候组建我们的家庭,很容易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把一切都拒之于千里之外。
⑶20多岁年轻人总是听人说他们有无尽的时间去做那些令人畏惧的成人的事,而对做那些据说是很好的事情却总是以“没有时间”做托词。
⑷20多岁时多定些目标,30岁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有目的性、能动性、掌控感和幸福感。目标其实就是我们宣称自己是谁,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预想怎样构建和安排我们的生活。目标是构造我们成人人格的积木。
⑸积极的人格变化来自研究员所称的“进步并取得成功”。感觉更好来自你对成年期的投入,而非你对成人事实的逃避。
⑹什么都不做只会滋生恐惧和怀疑;行动则能产生信心和勇气。如果你想克服恐惧,别只坐在家里担心。走出去让自己忙起来,会有意料不到的惊喜。——戴尔·卡内基,作家和演讲家
⑺“天生就是做这行的料”,只不过是努力成功后,说给旁人听的鬼话。
⑻20多岁年轻人的大脑比年纪更长的成年人的头脑对负面消息的反应更加强烈。
⑼有时我觉得做了选择以后,人生变得狭窄而苍白。就算选择了追求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事情,日子久了还是会感到苍白,只因为它们合乎常理。我渴望走不一样的路,像是学阿拉伯语!像是去柬埔寨!我知道这样的想法很疯狂,也知道要活出美好人生,不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也要做合乎常理的事儿。
⑽做出选择等于向世俗妥协。一旦开始工作,他可以遇见几十年“稳定到苍白”的人生。他认为,选择了某个真实存在的选项,就等于葬送了人生其他无限遐想的可能性。其实,事实刚好相反,你若不做选择,人生将平淡无奇,格局受限。
⑾自我定义不能单单用这种方式,毕竟我们的身份或工作并非由我们“不想要的一切”构成。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跳脱负面身份到正面身份,从“我不是谁”,变成“我是谁”。
⑿20多岁时要问自己的问题应该是:如果没有中彩票的运气,我该怎么安排自己的人生?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⒀许多研究指出,利他行为可以带来快乐、健康和长寿——前提是这样的帮助对我们不造成负担。
⒁当你在这个苦兮兮的世界里拼杀得头破血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回首反观自己的内心,积 累、规划,你会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你腔子里的这口气,浑身积攒的本事,就是你最好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