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做了几次糟糕的购物决策:
- 9月份买了一双鞋,买回来没有试穿就直接放起来了,这个月初拿出来一穿,完蛋,鞋居然小了,我买的是我平常穿的尺码呀。可是已经过去两个月了,退都没法退,只能吃哑巴亏了。
- 上周买了件羽绒服,当时穿起来还可以,然后就买了,可回来各种场景下一穿,不舒服,跟另一件衣服一比显得这件衣服还笨拙。
- 上半年买了一双皮鞋,当时也不满意的,实在没办法没得穿了,就留下来了。
不仅仅这些,还有不少这样的事情,上网买个衣服裤子感觉太麻烦了,买得不合适要退更麻烦。
如果有能穿一辈子的衣服,我估计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几件。
但现实就是这样,不得不面对。
夏天发现一个小店,里面有牛仔裤买,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逛了一下,试了一条,没想到穿起来感觉很好,有弹性。你知道我以前买的牛仔裤吗?坐着一天不动的话会勒得蛋疼,这样穿了好几年,试过好几家的牛仔裤都这样,我都准备改穿运动裤了。于是这几个月,我又买了2条,基本上2年的裤子问题解决了。
上周去买衣服,随便逛的时候看了一些两双499的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一试,穿着特别舒服,本来想跟我老婆一起拼的两双的,她不想要,我就直接要了2双,接下来2年的鞋也解决了。
这两个地方我算是记住了,以后每年去逛逛,多屯点货为以后准备。
2
这几次购物后,我想起了一些成功人士的买衣服的方式:
被称为“红衣大炮”的周鸿祎因为经常穿着红色的衣服,常被戏谑,作为超级程序员出身的他,有一件十年的毛衣。
身价736亿美元的扎克伯格,他认为花时间在一些愚蠢或者没有意思的事情上,就感觉自己浪费时间没有工作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每天都穿着灰色T恤的原因!
作为直男除了了有选衣服的尴尬外,这种批量购买的方式也许是最高效的方式。
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么深的体会,这次回味以后才发现醒悟有点晚。
其实一点也不晚,现在已经在使用这种方式了。以后尽量都这么做,遇到好的都屯点,批次购入,省得以后错买。
那这样是不是会失去一些好衣物的机会呢?肯定会,但相比我自己盲目地选择,我更倾向于批量买。如果在大街上看到好看的,可以直接问别人在哪里买的呀,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