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探究上天和人间的关联,贯通从古到今的人类历史,形成独此一家的文史书写。这,是司马迁编写《史记》的初衷和目标。
司马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立志要做一名太史令,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文字,来记录历史。
长大后,因为努力,他果然如愿以偿的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成了一名太史令。于是,离自己的愿望,似乎也更近了。
但是,通往成功的路,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后来,因为那件震惊朝野的李陵事件,司马迁凭着本心替他说了句公道话,结果被盛怒之下的汉武帝打入大牢。后来,虽然免了死罪,却惨遭宫刑。
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也许,很多人都会一蹶不振,但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着未了的心愿,最终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史记》。
《史记》,记录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统治时期,以中国为中心,以当时的世界知识为背景的人类历史。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既是历史名著,同时也是文学名著。这里面,有许多的成语典故,不但有料,而且有趣。光《项羽本纪》里,就俯拾皆是。
比如,当初项羽看到秦始皇巡游江南时的威风之状时,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彼可取而代之",“取而代之”就流传了下来。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了替叔父项梁报仇,亲自率领两万精兵,进攻章邯,与秦军对仗。为了显示决心之大,在渡河前,他命令手下,将煮饭用的锅都打破;在渡过河后,还将乘坐的船只也凿沉。只带了够三天食用的干粮,轻装上阵。
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决定了其必胜的结局。这种智慧和勇气,也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由此激发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
还有,当项羽领兵占据了咸阳时,杀人放火,狂妄得简直不知所以。他觉得,有了功业,必须要显摆一下呀。于是如是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意思是富贵了,如果还不赶紧回老家去张扬,就好像是穿着锦绣的衣裳,在夜里走路一样,有谁能看到啊。这就是“衣锦还乡”成语的出处。
当然,里面典故还有很多,如“沐猴而冠”,"四面楚歌”等等,就不一一罗列了。
《史记》,全书共五十二万六千多字。想想,在那样的年代,文字,需要一笔一划的写在竹简上,不要说编写,就连纂抄,都是个相当繁杂浩大的工程吧。
为了发出真实历史的足音,司马迁不惜得罪当朝帝王。想来,他这大不敬的行为,一定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吧。但为了让后人能看到真实的历史,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就是身为史官的勇敢和担当。
书分五大体裁,分别是: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
世家,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一般都是用来描写豪门大族的,但司马迁却不按常规套路,在其中记录了造反起义的陈胜的事迹。
陈胜,虽然只是普通农民出身,却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那时候虽身无分文,却敢说出:“苟富贵,无相忘”的言论。以至于遭到了小伙伴们的嘲笑,你一个穷种田的,哪有什么富贵的机会呀?陈胜见他们不理解,只能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哀叹。
后来,陈胜等一群被秦政府强征去外地戊守的苦力,在走到大泽乡时,遭遇暴雨,无奈被阻。如果不能按时赶到的话,按律当死。
怎么办呢?陈胜和老乡吴广商议,既然没活路了,不如起来抗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为了煽动伙伴们加入造反的队伍,陈胜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就是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对于彼时已无家可宅,甚至命将不保的人,还有什么比这口号更能激动人心的呢?于是,一呼百应,揭竿而起。
虽然最后,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司马迁还是力排众议,将陈胜写进了世家篇里。此举的目的,据陈正宏教授分析,并非是为了励志,而是为了描述原本复杂多变的历史和人生。
他是在警醒世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的反转,有时也只在一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