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是很多繁杂的事情困扰着我们。我们说:执行力很强,不怕!
我们面对问题就立刻想办法、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提高效率、问题来了都努力解决完,这样不正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吗?
我们常年奔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或者不停置身于已经解决完一个问题又需要投身另一个问题的边缘。我们很引以为豪,因为我们似乎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等着我们,不能停歇、不敢停歇、不知道停歇。
可我们实际上很累,每一个早晨从心底涌出来的疲惫感似乎都要胜过每一个晚上回家的倦怠感,因为我们不是解决问题,我们是在累积问题。我们理所当然的举动正在让我们步步滑入陷进!
1.
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第一反应是什么?你肯定说:这不是废话吗?一定是找办法解决问题啊。没错,这个是最正常的反应了,但是这个恰恰就是我们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因为这个错误,才让我们不停地累。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那么先讲一个小故事吧。
有一座大厦刚刚修好没多久,电梯就不够用了,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就非常拥堵,于是经常有业主向这个大厦的房东抱怨等候电梯的时间太长。因为业主不停地抱怨,导致房东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彼得,这个大厦的邮差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人选。
彼得面对问题,迅速思考解决方案,他想:现在大家因为等电梯时间长,所以抱怨,如果我在等电梯时候,每层电梯旁边多放一面镜子,那么大家在等电梯的时候整理一下仪表,照照镜子,那么人们在等待的时候不会无聊,自然不觉得等待时间长了。
结果镜子一安装上,果然大家投诉的声音少了很多,而且安装镜子的成本很低,大厦房东很满意。
可是好景不长,没多久发现原本干净的镜子常常被涂鸦,很不雅观,于是大家又抱怨起来。这次彼得又需要面临新问题,他很努力找到了办法,在镜子旁边放了一只蜡笔,这样等电梯的人可以画画,只要不觉得等电梯时间长就好。
时间一久,涂鸦变得不可控,人们又开始抱怨,甚至向市容整肃协会抱怨,我们的彼得看来又需要面临新问题了。
故事讲到这里,是不是发现这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很像啊,我们一遇到问题,都理所当然地像彼得一样积极找寻方法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在整个过程中探知到了新方法、拓展了新思路,很有创意、学习能力也很强,并且在一次次解决问题中我们似乎都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但是实际上呢?我们其实活在解决问题的自high中。
因为就像彼得的故事一样,最后在检查电梯的过程中,发现电梯主控箱里面有一个继电器被老鼠咬坏了,导致电梯运行速度严重下降,在换上新的继电器之后,电梯运行正常,再也没有抱怨。
看到了吗?我们徒劳地花费金钱、精力解决的反而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层层包裹问题,最后离真正的问题发源地越来越远。
彼得故事来自唐纳德高斯和杰拉尔德温伯格联合完成的《你的灯亮着吗?》一书。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碰到问题就立刻解决问题的思维其实是一个陷阱,它需要避让。也就是说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之间,我们需要多走一步--定义问题。
定义问题,就是要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究竟是谁引发的,谁碰到了问题,谁合适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有一个人看书的时候发现,书上说吸烟会导致高血压、肺癌等很多严重疾病。这个人看到这赶紧合上书,猛地吸一口烟说:书上写的太恐怖了,吓死人了,以后再也不看书了。
很搞笑吧?是的,他就是把问题定义成书的问题,那么不看书就是解决问题了。
只有弄清楚这三个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梳理出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我们常常得意地觉得很会利用碎片式的时间,比如在等车的时候、等咖啡的时候、等饭的时候看看书,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是时间高手,问时间要到了效率。
结果呢,刚打开书,车来了、咖啡来了、饭来了,5-10分钟你都还没有进入读书的状态呢,自然你看的内容也就只能是认出了一些字,下次再看的时候你压根想不起上次讲了什么。
读书如此,解决问题也是如此,在这个速度大于一切的时代里,我们总是习惯利用各种碎片式时间解决林林总总的问题,并且总觉得自己很高效,但是往往总有一些问题在解决之后留下狠多后遗症。比如拍脑袋做出的重要决定,事后总是发现哪哪都少了一些环节,需要重新翻过来进行补救。
这样一来,我们看似永远都在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反反复复地纠缠着同一个问题,因为问题压根没有得到彻底妥善的解决。
在这里,我们需要让解决问题更高效的“主仆模型”。
什么是“主仆模型”呢?就是说我们需要把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分割成主人和仆人两个部分,把轻重程度不同的问题对应放在主人和仆人时间内。
主人时间,一般指的是你用来决定的时间,尤其是做重要决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深入想想,这个重要问题的重要性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在解决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方面是哪些?解决过程中需要的资源是否我们都具备?如果不具备,我们需要如何找寻帮助?问题解决后,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多久?主人时间一般来说都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这样我们才能不受干扰地完成整体性思考。
仆人时间,是指我们头脑中默认的那种工作。比如发邮件、打电话、常规性报告、例行分析等。虽然这些工作也需要思考,但是这类思考是不需要主人时间那种开放、深层的思考的。在整体完成过程中,不是出于某个动机,而是出于执行的过程本身。所以仆人时间处理待解决的问题就不用那么长的整段时间来进行,碎片式利用也可以达到有效。
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问题不进行分类就一股脑的一项项处理,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偏偏在碎片阶段解决,那么自然会出引发问题,后续就需要不断地解决了。
3.
我们常常觉得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一定是优秀的、能力出色的人,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有可能情况恰恰相反。
同样是在《你的灯亮着吗?》一书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密码破译专家,他需要破译一个欧洲国家在外交工作时候使用的密码。破译密码,这个问题当然非常重要啊。所以这个密码专家历时18个月,在全时间最强大的计算机工具帮助下,终于确定了外交官使用的密码。结果这个密码专家又努力了8个月时间才破译了数据内容。当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把破译密码翻译过来的时候发现,内容仅仅是一些账目的名单,比如买了多少葡萄酒、买了多少威士忌。
看到了吗?一个破译密码的重要工作,最后得出的答案却是毫无意义的。
对,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我们之所以愿意为了问题付出努力,那时因为我们认定答案也是重要的。可是有时候情况却是问题很重要,答案却未必重要。
比如,一对青年男女恋爱一段时间后男孩提出了分手,没理由地离开了女孩。那么为什么分手?到底我做错了什么?这个问题对女孩而言当然很重要了。但是如果女孩执着地纠缠着前男友,不停的想知道答案,那么她以后一段时间的生活都会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毫不可爱,甚至有可能错过了其他好男孩。而且就算是男孩告诉了女孩一个答案,在换了时间、环境、心境之下的答案,还能是当初的那个答案吗?很显然,无论男孩说什么答案,女孩都有可能将信将疑,并有可能引发出新的问题。这样看来,答案本身压根不重要,而在纠缠答案过程中浪费的岁月却很重要。
另外,问题很重要,但是解决问题带来的副作用是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还需要立刻解决问题吗?这就好比一个人身负重伤,一支利剑刺入胸膛,这当然很严重,但是你要立刻解决吗?如果剑拔了出来,这个人会死的更快的。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我们为了解决害虫吃粮食,大量使用农药,结果农药导致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就是我们最开始想解决一个问题,但是从没想过解决这个问题后的结果是不是我们真的想要的?带来的副作用,我们有能力控制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谨慎思考的方面。
所以,我们在碰到问题之后,还需要尽可能审视问题,多问自己一句:我们真的想解决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