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了2010年王艳版《流星蝴蝶剑》,拍摄得相当不错,很符合原著的情节和精髓,对此我赞赏有加,也勾起了我再读原著的欲望。
看视频和读文字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同样的痛苦和哀伤,视频可能通过大量的饮酒来加以表现,或是通过痛哭或者其他方式,表现方式多种多样,表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会让人忽略这些要表达的内涵,因为随着镜头切换,人的思维也随之切换,很多要表达的东西在那一瞬间并没有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人们短时间内也来不及去思考层次更深的东西。但用文字来表现的话,寥寥数笔便可以表现出来,并可以让人有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让人的感情和文字一起运转,这也是我爱读原著的原因。同时我发现古龙的小说便如一个个镜头,一片片的铺开,一片片的切换。小说本身已经似镜头了,所以拍出来的东西几乎不用任何改动。
读书真的很爽,细细梳理一下看过的古龙的小说,当2002年夏,中考结束时候读的《武林外史》,不过已然想不起是什么内容了。之后读了《圆月弯刀》《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萧十一郎》,这里,我最爱谢晓峰,也爱李寻欢,看他们辉煌却略显悲伤的人生,感慨万千。接着又读了《流星蝴蝶剑》《边城刀声》《剑玄录》(怀疑剑玄录不是古龙写的),等等一系列的古龙武侠小说,虽然都是虚构的故事,但我仍然神往那个江湖。
不管怎样,武侠小说还是很爱的,金庸古龙都喜欢。金庸小说大气,每一部都透露出波澜壮阔的气势比如《射雕英雄传》里是宋金对峙和蒙古崛起,《天龙八部》是宋辽对峙,《书剑恩仇录》则是大一统的国家之内的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这几个时代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刻。古龙小说淡化时代背景,侧重于人性的张扬,让人融入江湖中,而非历史中,这是另一种武侠小说的路径。这让我想起曾经拍摄地电视剧《三少爷的剑》,当时没看原著,都是跟着电视剧走的,电视剧里加入了谢晓峰追随燕王朱棣起义,有杀兄奸嫂,把他弄成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这很违背古龙小说的风格。古龙小说,没有时代背景,只有江湖,在江湖中演绎人生。喜欢金庸,因为他的作品有史诗般宏大的气势,喜欢古龙,因为他让我自由的放开心灵。
我爱自由,爱那些狂放不羁的浪子。或许,正是这些原因,我还是喜欢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