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用阅读打开更加广阔的世界
9.1喜阅读出好孩子
阅读比做题重要:重复的练习是孩子最讨厌的事情,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但是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并无作用。

把故事和游戏还给童年;
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完整的书:读一本好书,对孩子来说,其意义不是会背几首唐诗在人前炫耀,也不是为了写好作文、考好成绩,而是在对经典的阅读中,与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心灵对话!
9.2亲子共读,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真正能够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为孩子选书是父母的责任;
帮助孩子选对书: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根据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选择。根据孩子学习所需要构建的智力背景选择。

让绘本替爸爸妈妈说话: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图文并茂的绘本是最适合他们,也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小学一年级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期,让绘本“借助图画说故事”的特点,内化为孩子“通过图画和故事来表达”的能力,是帮助孩子抓住语言发展黄金期的重要方式。此时,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让孩子复述故事、续编故事,甚至创编故事,父母帮助孩子在他们的绘画作品旁边用文字记录和书写,再让孩子看着有图有文的作品再次讲述自己作品的故事,就为孩子在阅读和理解上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出口和路径。
陪伴孩子出声朗读:随着识字量的逐渐增加,孩子会不再满足于只是聆听或者和父母一起读,而是更希望自己独立地大声读出来。朗读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将声音和文字结合起来,加深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孩子往往是通过父母的语音输入来学习如何组织语言,学会讲话的,因此出声阅读也是增强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之一。孩子的阅读也是一个阶梯式的、逐步过渡的过程。在最初的阶段,阅读是以读、写、绘、儿歌、童谣为主;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阅读则表现为大声朗读、复述故事、默读等形式;到了再高的年级,就要开展主题的探讨了。
亲子阅读最理想的场所还是家;
亲子共读,才有共同的价值和理念: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还不能满足他们独立阅读的需求,他们也还达不到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水平,所以希望听父母给自己讲或者陪自己读。事实上无论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都需要亲子之间借助共读来成为真正的精神上的一家人。
9.3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6-12岁是阅读的丰沛期,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父母不要终止每天的朗读活动。
让孩子在家里随时能看到书;
让孩子自选图书,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书库:比如,一年级孩子更适合阅读图画书、故事书,并且希望故事的主人公是聪明的、勇敢的、强壮的,面临挑战能够成功的正面形象。父母要在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图书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保持一段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
做一本阅读记录薄;
准备一本《新华字典》;
办一张图书馆的借阅卡;
经常带孩子逛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