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夜深人静之时,最易苦思冥想,继而思维越发清醒,便引发一系列感伤之怀。恰逢在这临近毕业的最后年月里,又一遍遍循环着李健的《异乡人》,有些莫名的情愫便难以克制。
细数着这些年来自己身边那么多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形色各异之人,每一位都在陪伴着我成长,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帮助着我长成。即使,有些人,一别,或许今生都难再相遇。可换个角度思量,世事不就如此吗?不管未来的路究竟会向何方延伸,起码在过去,在当下,交集过、碰撞过、甚至影响过,这不就够了吗?不然呢?
都说,时间留给我们的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珍贵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不可否认。回望那些被时光冲刷掉的、带走了的,虽然从某一特定形式而言,俨然已不复存在,但从另一纬度去思量,却不得不令人惊叹、折服、甚至是感念。虽未留到最后,取得某些令人钟意的结果,但并不见得就是最坏的、让人难以接受的。如果愿意,就一定会发现那些不曾被你留意过的,忽略掉的东西,同样也散发着不一样的光彩和美,那便是,过程。难道不对吗?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思索“归去”一词的呢?或许是从最近才开始,又或者是更早,亦有可能从未思索过远行。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又何必大费周章、绞尽脑汁的去推理呢?毕竟,与为什么不愿“归去”相比,这个问题已无足轻重……
为什么不愿?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似乎已有答案,又似乎无从回答。也许,性格使然吧。我想,或许每一位文字爱好者都或多或少的有着一份潜在的深夜性格。对于他人,我无从知晓,也不便过问,但我清楚,自己不但有,而且越发的严重。以前,最多在夜深人静之时选择安静,白天依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女疯子。而现在,不知是躁动不安的年纪已过,亦或是是真正沉淀下来,变得内敛一些了,总之,便是越发喜欢静谧的日子了。
扯了这么多,还是未说清“归去”的目的,看来果真是人未老去,思维早已老去了。要说目的,其实也很简单。虽不是东坡先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畅想,但也的确是希望,自己在十年、二十年以后,能够择一座小城,遇一己良人,守一方净土,父母不做空巢老人,孩子不当留守儿童,仅此而已……
2017/12/05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