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九岁开始上班,才开始自己买衣服。这些年在买衣服上花费的心思不少,可却没有几件成功之作。被大家统一评价:端庄有余、活力不足,古板老气!
自认为是个思想先进、开朗活泼的人,为啥买的衣服总给人这种印象?
细细反思,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小时候的影响。
儿时的贫穷,让我从小穿的都是哥姐退下来的旧衣服,连合体都谈不上,更别提漂不漂亮了。
所以从小对二三十岁的女人就特别羡慕,因为她们能自主打扮。对那时的流行元素印象极深:头发烫成大波浪、毛呢外套、高领毛衣、直筒裤、高跟皮鞋。
因此,自己的审美就成了固定模式,端庄大方就是我的审美标准。
可这三四十年前的时髦到现在早已落伍了,难怪人家都看着不顺眼。
2.母亲的极俭正统和父亲的粗暴专制,让我从小养成了貌似开朗实则压抑的性格,不敢表达内心真实感受,无法张扬。
有时看着别人穿着时兴的衣服也很好看,可自己就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儿,怕引人注目,怕那些有些夸张的衣服样式惹人非议,自己从来不敢尝试着穿出去。
3.内心自卑,苛求完美。
天性敏感自尊,衣着打扮总是力求遮掩自己的缺点。因为自己体型微胖,就从来不敢穿显体型的衣服;因为自己的腿型不够修长,就一直不敢穿紧身裤,总是穿宽松的直筒裤来掩饰。
这样的穿衣风格就让买衣服有了很多局限。以前每次出去买衣服都是兴冲冲地出去,最后又累又沮丧地回来。好在如今可以网购,避免了买衣服时东奔西跑的疲惫和被店主鄙视的受伤,但也是买的多退的多,只能自我安慰:失败是成功之母。
看来以后要转变自己的穿衣风格了,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大胆些,把自己打扮得年轻漂亮有活力。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也会不同,咱不能“影响市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