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模式是读书会可以发展起来的根本。
如果对商业有一点了解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最近几年发展的比较成功的企业,甚至比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企业市值更高的企业,无一都是用平台模式来链接资源,扩大自身的影响区和生态链。
平台模式在近二十年之所以发展如此之迅猛,其根本原因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让商业的链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交易不再受到限制。可以帮助企业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例如爱彼迎三年内就超越了希尔顿,用全新的平台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酒店业务。
反观读书会,大家也可以从中找到共通处。读书会都有一个服务大众的slogan,说白了就是我可以给你带来什么价值。但读书会也是由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不同个体组成,无论你是撰稿人还是用户,你们都通过读书会这样一个平台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而这种不断吸纳和自我迭代的发展动力,又会让读书会不断的更新,就像一个黑洞一样,吸收周边的资源,越做越大,不可逆转。
想要打造一个经典的读书会需什么?
无论你想打造一个怎样的读书会,我想以下几点都是必备的技能。
第一,有一个精确的主题。
比如课程中就讲过樊登读书会和吴晓波读书会,尽管这两个读书会都是因为有强大的个人IP才吸引了千万用户,但更加根本的一点是,他们给用户的价值呈现。樊登读书会就说明了他们是一个希望培养中国人读书习惯的组织;趁早读书会是为了鼓励女性在社会中的成长,协助他们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后院读书会是一个文人的聚合地,帮助他们从现实社会中逃离出来,走进知识和精神的世界。
第二,可以产生超链接。
这里借用了PPT软件里面超链接这样一个功能,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所有的读书会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不断的给用户链接新的知识。比如在趁早读书会中,就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明,如果会员希望成为一个糕点师,他会帮你链接到全球最好的课程,给你量身定做成长计划,帮助你实现梦想。你看,这就是一个超链接,从用户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给了超值用户体验。
第三,角色具备互换性。
读书会就是聚集一个群体形成一个共同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有使用者和创造者两种角色。一个好的读书会总会让使用者慢慢的转换成创造者,让加入的每一个人都有更强烈的参与感。比如读书会中的城市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群主也许一开始只是一位使用者,当自身的成长性能与平台同频后,双方就可以形成一些新的元素,这些新的元素又会进一步提升平台的丰富程度。
所以,我们在做读书会之前,其实最好的方法和路径就是先加入一个读书会,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吸取他们长处,加入自己思想,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