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的李白是怎样的模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我们还是牙牙学语的稚子,不曾远离故乡、也不懂游子漂泊苦涩的时候,李白这首《静夜思》已经植入我们的脑海......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年学海冲浪时,多少学子默默念着李白这首《行路难》,咬着牙,努力努力再努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进入社会后,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在情绪高涨低落之时,我们总会不知不觉中吟起李白的诗......

的确,作为盛唐的见证者、最负盛名的诗仙,李白可谓是妇孺皆知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雄奇飘逸又热情奔放,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但,熟读李白诗作的您,认识中的李白是怎样的模样呢?真实的李白又是怎样的模样呢?这本《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或许会打破您的认知,为你带来全新的李白......


封面

富二代李白?

前些时候,网上有人翻起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惊呼:“原来李白是个富二代呀?”的确,李白的父亲李客家财万贯,无论是从现在的角度看,还是从当时的现实看,李白都是妥妥不缺钱的「富二代」。但,这个「富二代」的身份,是否让李白在盛唐畅行无阻呢?答案则是否定的。

李白的父亲李客,是一位超级大商人,但他们的家庭却不仅仅是普通的商人家庭......《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从李白的出生开始讲起,将这位出生在一个被驱逐流放、过着背井离乡、隐姓埋名生活的大家族中的才子,这位幼年就跟着家族回奔大唐故土、信仰道教热衷寻仙问道的少年,是一位怎样的富二代,又是如何踏上诗人文豪的路程娓娓道来......在其中,我们可以见到「一掷千金」的富二代李白,也看到如孤雁般的谪仙李白......

翰林李白?

翰林,即翰林学士,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又不仅仅只是一个官名。可以说,翰林是中国古代学子的最想谋取的官职。在正常情况下,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并获取一定名次的学子,才可以入翰林院成为翰林。但源自春秋时期的「士农工商」等级排名,到了唐朝更是深入人心、不可动摇。作为富商的儿子,李白并不具备参加科考的资格。

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李白,谪仙李白,却是一位渴望得到皇帝认可的普通才子。于是,李白来到长安,走上献赋之路。这些瑰丽的诗歌和李白潇洒出尘的风采,获得了贺知章 、玉真公主以及唐玄宗的认可,李白也因此被任命为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为皇上写诗文娱乐。虽然李白无比渴望尽全力报答皇恩,但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以及官僚们追求功名趋炎附势的势头,让爱憎分明的李白身心俱疲。于是,伴随着高力士等人处心积虑的陷害,李白只能独守清冷的宫殿.......《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书中,作者将进入朝堂前的李白、翰林李白以及辞京还乡的李白,这些不同际遇中、不同情节下李白的内心独白一一道出。不仅写出李白的所思所想,更拉近了我们与诗仙李白的距离。

部分目录

这本《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一本粉丝视角的李白传记,从李白极富传奇色彩的身世开始讲起,从西域到蜀地、两度出蜀两次婚姻、壮年干谒、老年流放、客死他乡……一层层地向我们撕开李白人生舞台上的幕布,真实且生动地展现自由不羁却又处处碰壁的浪漫诗人形象。或许,是出于作者对李白的偶像滤镜,书中将李白骄傲又落寞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特别深刻;但书中对李白诗作的解读还是略显单薄了一些。如果您对李白的人生路感兴趣,或许可以看看这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