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出去玩,我做晚饭的时候,他还没回家。
我没像往常一样打电话催他。心想,这次我不会叫他,吃完后就直接收拾,能否吃得上晚饭,是他自己的事。
6:30左右,他自己回来了,晚饭还没做好。
他到厨房看了两眼,大概是看看晚上吃什么。然后到书房,打开我的电脑,不知道是不是看数学题。
吃完晚饭,我坐在沙发上。他一会儿坐在我旁边,似乎有意接近。
“你晚上要不要剪头发?”,我问。按我的标准,他头发该剪了。学校对头发长度也有规定。
“不剪”,他说。
我没有再说话。事先就想好了,我只是提醒,做不做是他自己的事。如果他拒绝,我绝不说第二句。
一会儿,他站起来说要出去骑车。
“你要10:50之前睡觉”,这是我之前想好的底线。
“为什么?”,这是他表示反对的习惯性回答。另一种习惯性回答是“不!”。
早睡(如果11点也算早的话)的理由,之前已经跟他说过N次。比较糟糕的是,老师一个月以前就跟我沟通过,说他上午上课要睡觉。
“如果你一次做不到,我就一次早上不送你上学,你自己去“,我按事先想好的回应。学校离家大概2公里,走路接近30分钟,坐公交车可能稍快一点。我的如意算盘是,如果他自己去,早上就少睡30分钟,也更麻烦,他得考虑一下损失,而我实在不想失去这个底线。
”那你给我买个自行车锁“,他说。
”你要骑车去学校?”,我没想到他有这一招。
“骑车安全吗,你只能在机动车道骑”(重庆没有自行车道,城区几乎没人骑自行车)。
“我在人行道上骑,去年暑假都骑过三次了”。
我一时语塞,这样的对话我没有准备。再继续说,也没什么意义。
他出去以后,我还是在网上订了一把链子锁,一对自行车前后灯,因为他的要求也不过分。
问题是,10:50睡觉的底线,还有什么办法能去守住呢?我一时的确想不出来。
搁在以前,我会用扣除游戏时间来逼他就范,因为游戏对他很重要。这其实有问题,因为可能在心理上反复强化这一信息——“游戏对他真的很重要”。这也是我前天决定完全取消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没有游戏这个筹码的情况下,还能怎么做?
我甚至想过,如果做不到,就不准他住在家里。但我担心,这样做会让矛盾升级,最终不可收拾。
晚上出去散步的时候,我跟老婆说了我做这个教育实验的想法和目的,也说了按时睡觉的问题。
她说要把密码锁换掉,到时候不让他进屋。这正是我前面有所担心的办法。
散步回家,我一直看书,没有打电话催他回家。
9:30,他自己回家了。
又拿我的电脑,看数学题。
他妈妈从她旁边经过说:“你不拿纸和笔,光是看题吗?”,这也是我以前反复跟他说过的话。
”要拿你自己拿”他怼道。
老婆走开了,我没说话。心里觉得,老婆其实没必要说这个,该说的话以前都说过N遍了,决定还得由他自己做。
他看完题,趁我还在客厅看书,溜进主卧,看我正在充电的手机(我猜的)。
我一进卧室,他赶紧跑到卧室一个小书柜旁边,假装找什么书。我什么都没说。
10点多钟,我洗完澡出来,看见他已经开始洗澡了。似乎也没有完全不理会10:50上床睡觉的事。
我决定10:52再去看他是否已经上床。
我过去的时候,他的闹钟显示10:51,打生长激素的针正插在肚皮上。打生长激素是他上床睡觉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见我开门,他似乎有点紧张。我没说话,只是把门关上离开。
要不要饶他一次?我心里有点矛盾,毕竟只差了1,2分钟。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周一早上不送他上学了。既然是底线,就不能突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做事老是卡着时间,不给意外留余地,这经常让我很恼火。就像早上送他上学,如果下雨,或者路上有擦挂事故,就容易堵车,让本来就卡着点的时间更加紧张。
如果没有不利结果的反馈,他可能很难建立留余地的习惯。
现在是上午10点,他没起床,今天要继续坚持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