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春期——读懂“厌学”》

中原焦点团队郭莺莺焦点解决网络中期第14期坚持原创分享第1728天,咨询第419次,“悦”读打卡第1390天(2025.11.3)《解码青春期——读懂“厌学”》

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很多父母都说:现在的孩子不知怎么了,上学没动力,写作业没动力,父母推一推,孩子就动一动,父母不推,孩子就一动不动。

一个孩子从厌学到最终发展为拒学,是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孩子自身的特点,学业压力,学校环境,社交因素等都可能影响。

如果孩子厌学,或者我们对此未雨绸缪,我们需要关注以下4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父母不稳定的情绪激发反叛行为

大部分父母都很难避免受到内外部环境、社会竞争压力的影响,出现(过度)焦虑情绪。一些父母无法恰当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常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或表现出过度控制言行,引发孩子更多负面情绪及反叛和拒学行为。

2.不适宜的家庭期待

父母曾对成绩有过高期待,并强迫孩子去达成。在孩子看来,这些期待远超出自己的能力,做不到时,父母会对他们进行指责、人身评价或攻击,导致产生强烈的焦虑、无力感、自责、愤怒或反抗心理,进而拒绝继续上学。

3.父母关系的失衡

父母之间有未解决的婚姻冲突,导致家庭中人际关系氛围沉闷、紧张和不安定,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也有一些孩子基于“拯救”这个家庭的需要,退回家庭。

4.缺陷取向的养育观念

一些焦虑的父母只关注孩子缺点,很少鼓励孩子,正面看见孩子。这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文不值,开始自我否定。他们在应对学习挑战时缺乏信心和动力,更容易在学业受挫时放弃。(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