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家训》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回忆儿时,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遍大街小巷。时过境迁,这首热播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斗转沧桑,千年包公的形象已深入到人们心中,包拯这个名字就像一个传奇,蜚声海宇。
辞官回乡,侍奉双亲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安徽庐州(今合肥)人,北宋名臣。近代合肥一带有句古话,“东乡出相,西乡出将”。这“相”就是指合肥肥东县的包拯和晚清重臣李鸿章。包拯因官居枢密副使,因而称相。他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亦被称为“包待制”、“包龙图”。包拯为官清廉,秉性方刚,不附权贵,铁面无私,因而被世人称赞为“包青天”。
包拯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包拯年少时曾在庐州府求学,一日,当地一大户人家准备邀请包拯和其同窗吃饭。经过深思,被包拯婉拒。他认为,今吾往赴宴,此皆小事。然,他日吾入仕为官,如若其有求于吾,则事关重大矣。由此可见,包拯年纪轻轻就懂得清正廉洁,洁身自好,实属难能可贵,因而他在家乡当时亦是久负盛名。
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包拯进京赶考,高中进士及第,朝廷授其为建昌知县(今江西永修县)。在忠君思想极为强烈的古代,包拯此番一定想施展抱负,平步青云,甚至名垂青史。然而,已近而立之年的包拯却以双亲年事已高为由,放弃此次为官机会。他请求朝廷能够给他安排一个离家较近的地方,如此则能照顾父母。随后,包拯被任命为和州(安徽和县)税监一职,且距离庐州仅一百多公里。此时,父母却依然不愿与其一同前往,包拯经过一番思想,便辞去官职,在家安心侍奉双亲。在他心里,为父母尽孝时间虽短,然而为国尽忠却来日方长,忠孝不能两全矣。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包拯不愿仕宦,赡养父母的事迹正是这句名言的最真实写照。前前后后过了整整十年,包拯才在亲友们的勉励下,赴京等候调遣,实为“先尽孝,后尽忠”。北宋名臣司马光评价他,“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居官清正,为国为民
《宋史》记载,包拯“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他为官清廉,秉性方刚,一介弗取。包拯在不惑之年,上任端州知州(今广东肇庆)。端州这个地方,盛产名砚,曰:端砚,是为朝廷贡品。因此,当时的人文士大夫以得到端砚为贵,备受青睐。然而,历任的端州地方官吏皆变本加厉,大肆搜刮端砚,民不聊生。包拯为官时,一概不取,处处为民着想,与民同乐,秋毫无犯。因而,他在任时端州吏治清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包公在端州深得民心,自然而然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在他离任时,端州百姓为感谢包公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特地献上一块精美雕琢的砚台,留作纪念。然而,却被包拯婉言谢绝,两袖清风地离开了端州。后来,端州百姓为了怀念包公,特破先例,为其修建了一座祠堂,即著名的肇庆“包公祠”,世世代代祭祀供奉这位爱民如子的“包青天”。
包拯曾在家乡为官,这期间,一些亲朋好友仗着包拯的权势,在庐州一带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百姓怨声载道。包拯的一位舅舅因触犯王法,他毫不偏袒,按律惩处,受到了百姓的一致称赞。自此以后,亲故乡党皆安分守己,不敢再胡作非为。
包拯有一首《书郡斋壁》传世,诗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金刚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诗称得上包拯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所写的,亦是他所做的。南宋的理学家朱熹闻此诗,甚至将其刻录在家壁,作为自己恪守的人生座右铭。
铁面无私,嫉恶如仇
包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在权知开封府时,他执法如山,每天大开府衙大门,端坐公堂,聆听案情,为民伸冤。因而,当时“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在今天的开封市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块北宋开封府的题名记碑,碑上一共刻录了一百八十三名开封府知府的名字。然而,我们在碑中却怎么也找不到包拯的名字。原来,仔细凑近一看,碑中有一块凹陷进去的痕迹,而这里原本就是刻着包拯名字的位置。千百年来,历代参观碑刻的人,因敬仰包公的美名,看到包拯的名字便去抚摸一下。日积月累,历经千年,他的名字竟然被磨出一个凹坑。据南宋时期的史料记载,“旧开封府有府尹题名,起建隆元年居润,继而晋王、荆王而下皆在焉。独包孝肃公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沈”。由此可见,早在南宋时,包拯题名的位置即出现了指痕。《宋史》论曰:“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包公入朝做官后,不畏权贵,“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他在担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严肃纲纪,惩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先后弹劾了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宋仁宗亲信太监阎世良等等。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七弹王逵”。王逵曾担任地方转运使,巧取豪夺,滥用酷刑而激起民变。包拯人物,若不罢免王逵,不足以平民愤。他七次上奏弹劾王逵,最后一次竟当众指责宋仁宗,“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言论一出,朝野震动,一片赤诚之心。宋仁宗迫于无奈,最终当朝罢免了王逵。包拯甚至弹劾了宰相宋痒、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人。由于包拯铁面无私,不附权贵,因而当时有“包弹”的谚语。
北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包拯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在他去世的不久前,立下了流传千古的“包拯家训”,勉励子孙,约束后人,“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千百年来,包拯的历史传奇被广为流传。无论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还是远隔重洋的万里异国,千年包公永远为世人代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