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海边的卡夫卡》已经有些日子了,一直没有提起笔来,想写些东西,又不知写些什么,其实读完这本书内心久久没有平静下来,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最后文章的走势没有按照我心里期望的那样,少年没有变成一个很厉害的少年,作者对少年的后况也没有加以描述,仿佛和平日里看过的关于成长的书有很不一样,我们都期待一个人在生命中经历了一些什么之后能变得与众不同,或许变得更加理解世界,或许被世界同化变得圆滑世故。而我期待的这一切竟然都没有发生,少年最终只是淡淡的说觉得自己应该回学校读书,倒是为什么应该回学校读书呢,也没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只是少年觉得应该这么做。这个结局很出人意料,但其实冷静下来想想,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来说,如果不回学校读书,那么又有什么选择是他应该做的呢,想必也没有吧。
个人觉得《海边的卡夫卡》颇有超现实虚幻的色彩,也是由于自己的见识短浅,很多地方其实读下来都是似懂非懂的,并理解不了作者真正的意图。例如文章中提到的卡夫卡和樱花,卡夫卡和佐伯之间的感情线。田村与少年之时就没见过母亲,对于母亲的印象只限于脑海中的想像,而对于姐姐,虽然不是母亲亲生的孩子,但是母亲还是在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她。于很多年之后,田村在甲村图书馆偶然之中见到了馆长佐伯,两人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卡夫卡直接了当的问佐伯是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文章之中作者的描述也是很令人疑惑的,佐伯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对卡夫卡说在你的假设下,可能是。这种描述手法表面上看似乎是没有证明,但是两人后来的举动,变相的印证了卡夫卡的父亲对他的诅咒,侧面上似乎是承认了佐伯与卡夫卡之间母子的关系。关于樱花的身份,年级和卡夫卡的姐姐相仿,长相也与记忆中姐姐的样子颇为相似,在卡夫卡落难期间对他照顾有加,是不是也从侧面证实了两人的姐弟关系。再后来卡夫卡在朋友大岛的林中小屋躲避警察期间,穿过树林,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一点的手法个人觉得和《摆渡人》这本书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秒。穿过像荒原一样的树林,两个大兵就是他的摆渡人,带着他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卡夫卡见到了15岁的佐伯,就和他在房间中见到的那个裙裾飘飘望着画的少女一模一样,他还见到了那个叫乌鸦的少年,一个什么都知道为他指路的少年。这部分的情景描述和之前作者的另外一本书《1Q84》里面的另外一个世界的描写也很相似,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两本书在中心思想的表达上面,很多地方也是相通的,比如在《1Q84》系列里面,出现了很多次的那个请让老虎为你加油的路标,和本书的那个贯穿全书的叫乌鸦的少年,再比如在前书中作者不止一次的说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只是你还没有发觉,本书中也不止一次的写道,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时的你了,等等。这些相似的地方无一不能看出作者对时间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
书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叫中田,中田是个能和猫类讲话的奇异人士,依靠这个技能,一直以来为别人找丢失的猫作为副业,拮据的生活着。偶然之下萌生起要去另一个城市找入口之石,路上结识了开货车的小伙子,两个人一路同行,故事的前半部分,田村和中田两人根本没有交集,看似时两条独立的任务线索按照各自的时间齿轮行进,甲村图书馆成了两个人物故事的交汇点,顿时故事就豁然开朗了,之后中田和佐伯双双离开了这个世界,与其说他们死掉了,不如说两个本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完成了各自的使命,获得了解脱和安宁。
对于田村父亲的诅咒,也算是都应验了,杀父这一点,书中描写的很离奇,甚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中田在琼尼·沃克的刺激下失去理智杀了他,但实际上经过警察的查验,中田看到的琼尼·沃克却是田村的雕塑家的父亲,田村恰好同一时间在自己也不认识的树林中浑身是血的醒来,似乎从时间上面看杀人的不一定是中田,而是田村。我觉得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看起来毫无关系的线索,在作者的笔下总能通过偶然的时间连接起来,而每个人物的结局,也都是看似不合常理,可是仔细想想,却也想不出比作者设置的这种结局更好的可能性了。可能也是因为是一部虚幻作品的缘故,很多情节都超出了我得理解范畴,但是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强大的脑洞。总之,这本书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同时也是每个人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