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里的军旅路】84:边关苦与乐

  【写在前面】


  对边防官兵而言,最难捱的不是环境的艰苦,而是无边无际的寂寞。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经常不通邮,日报变月报”是边关生活的真实写照。

  边关有风雪,但无风花雪夜;边关无霓虹,但有赤胆忠诚。





  (二八八)边陲足球趣事


  因为环境就这样,边防连队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枯燥。幸好五连在江边修了一个足球场,要不,这卫国戍边的日子真够单调了。

  球场是不错,可这群“球大虾”们的球技却不敢恭维。除了敢跑敢拼敢乱踢外,实在找不到世界杯或意大利超级联赛甚至中国甲A的火爆与精彩。这也难怪,咱们边防官兵毕竟不是职业球员嘛。

  正因为如此,才有如下足球趣事。

  其一:某日,一排与二排进行大战,没想到头天以3:2获胜的二排会这样力不从心。他们不仅抵挡不住一排的疯狂进攻,甚至还发扬“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其后卫硬是往自己的球门灌进去3个球。比赛结果自然戏剧性很强——10:0!惨不?惨不忍睹!!

  其二:某周六,依然是一排和二排大战,上一战惨败的二排憋足一股劲,想要“一血排耻”。没想到兄弟们都不太争气,手球一大堆,气得主将、连队毕副指导员嗷嗷乱叫,最后以一个点球才侥幸扳成2:2。

  其三:一踢球,全连便莫名地兴奋。很多时候,都是全连一起上的,一个队二三十号人不算稀奇。于是出现这样的局面:二十多人围着一个足球踢来踢去,根本进入不了对方的阵地。

  边陲足球,趣事多多。(1998年10月29日写于漠河县洛古河村)



  (二八九)私了与公断


  开连务会时,崔连长说他发现了一种不好的苗头,也就是七不服八不愤的人多了,动不动就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单抠”,什么羊圈后面、大地里,都曾有人在那里私了个人恩怨。连长最后说,他反对这种目无组织、目无法纪的盲目行为,告诫班排长要正确引导部属以正当的途径和方式解决个人争端,要相信组织,相信连队干部,不要鲁莽行事。

  而我在新兵连时的冷岩峰排长则抱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赞成私了,赞成有过节的两人找个没人知道的地方较量一场,尔后像没事似的回来,从此两人不打不相识,从此了断个人恩怨,从而成为好朋友。

  乍听起来,冷排长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可事实上这样做的后果很难圆满解决问题,毕竟这世间有侠义之气的人已不多了。

  就我个人来说,还是赞成崔连长的观点。因为不管个人的本领有多大,他都不能十全十美地解决生活和交际中的每一个难题。而组织和上级领导就能相对公正地处理这些争端,不管是“有理三扁担”也好,“无理三扁担”也罢,公断总比私了更易化解矛盾。(1998年10月29日写于漠河县洛古河村)



  (二九零)转变


  早上出操时,感觉到天气骤然变冷了。看看不远的江面,飘浮着大小不一、越来越多的冰块。这一切都表明,大江封冻的日子快到了。

  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杜宇新要来五连检查工作,全连上下自然忙碌起来。一时间,紧张程度虽远不如上次迎接总后军需部领导视察,但阅兵式总是要有的,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依然不少。

  天气很冷,金灿灿的阳光下,分明看见细小的冰花闪着金光四下飞舞。刘指导员触景生情,说起他九一1991年在家看的《边关军魂》纪录片:“那时我真不相信边防会这么冷。1994年军校毕业分到大兴安岭,我才知道那些故事并非杜撰。”

  上午10点左右,地委书记在我们团刘团长、艾政委及一群陪同人员的簇拥下,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连队门口,阅兵式随即开始。尽管是重复了几十年的“同志们辛苦了”,喊了数万遍的“为人民服务”,可谁都那么严肃,谁都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显然,地委书记有些不习惯部队这一套。当他进入兵舍、值班排长向他报告时,他竟然不顾排长的敬礼和“请您指示”,而是径直向前与我们握手问好。对地方领导来说,部队的一些礼仪似乎有些多余?

  和我们刚来时不同,刘指导员开始管事了。你得承认,搞政工的看问题就是比较透彻和及时,做思想工作更是随时随地进行。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学习的。要不,怎么完成从实习学员到合格军官的转变呢?

  切不可掉以轻心啊。(1998年10月31日写于漠河县洛古河村)



  (二九一)大头皮鞋


  下午体能训练,连队统一着防寒辅助鞋(俗称“二棉鞋”)。不幸得很,我的棉鞋早就上西天了。无奈只好穿上笨重的大头皮鞋。当然,我没想起我的爷爷,他老人家没当过红军,当然也不曾走过雪山草地。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爷爷与大头皮鞋没有半点关系。

  穿大头皮鞋跑五公里,平生头一遭。幸好是全连统一跑,我还能咬紧牙关紧随部队。要是放开了跑,我可真要跑个倒数第一了。

  脚上这双大头皮鞋,是我新兵连遗留下来的不多军用品中的一件。这双鞋,除了稍微变形之外,耐用性还非常好。要不是来到天寒地冻的漠河边防,放在行李箱里的大头皮鞋怕是难以重见天日。

  当战士和上军校的日子里,大头鞋是首要淘汰品,一是太笨重,二是不太美观,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大头鞋便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个人装具之一了。

  当我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带兵人以后,才明白自己经历中少了太多有“兵味”的东西。不只是在军事训练方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少了一个兵应有的某些经历。

  也许,这不是我的过错,环境造就人嘛。如今,当命运把我推向边防连队的时候,我是不是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苍白经历和灵魂?(1998年11月1日写于漠河县洛古河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