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粄」有很多,「碗粄」又叫“发粄、笑粄”,是一种大米发酵的糕点,经过发酵蒸熟后像一座小山峰从碗面隆起来,“峰顶”有裂缝,客家人称之为「笑」,寓意「笑口常开」,是过年红白喜事的常驻嘉宾,其中用红糖红曲制作的碗粄颜色偏红,有喜庆的象征。
年初疫情严重的时候老家的菜市场比往日萧条不少,我无意中经过一个卖「碗粄」的小摊贩,瞬间被它红红的外表吸引住了,忍住口水趁热买了好几个回去吃,物价飞涨,以前5毛一个的都涨到2元了,小时候每次早上起不来吃早餐,经过早餐铺就会买一个「碗粄」和一杯「豆浆」,边走边吃。因为是大米制品,味道甜而不腻又顶饱,一下子味蕾的记忆就被激发起来,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呀。可是小时候的我只会吃,哪会懂得自己做呢。
虽然视频只有短短2分多钟,我也翻车了2次,花了3天才做出现在的效果,在开盖的一瞬间,味道扑面而来,果然食材好手法对才是成功的关键,越翻越成功(莫名励志)如果大家喜欢吃客家的「粄」和发糕,下次也会经常出这类视频,看在抱抱辛苦更新的份上,转发点赞赞赏来一波吧,这是抱抱努力更新的动力,有啥想看我做的也可以留言告诉我呦~
红糖米糕之客家“碗粄”,甜而不腻,十分好食!_腾讯视频
祝大家「笑口常开」,在艰难的今年「发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