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在陶陶一周岁时系统地写一篇自己的带娃经验,但为了将来更好的自己和家庭,近来杂事太多。先星星点点记录一下吧。
这一年最动听的一句话是乔治在众人面前一句,“我非常感谢我宝贝,一个人打理家务带孩子,我家小孩从来没找过毛病喔,一岁了喔,没生过病喔,就妈妈一个人带孩子。”
一年,赞美的话总不止听过这一句,但这一句印进心里,因为这是我完成了一年前设定的目标和努力的肯定。精力的投放重点会因时间和家人变化发生转变,告别全职妈妈这一年,回首站在起点的我,给自己一个满足的微笑。谢谢家人的配合,谢谢亲爱的小孩。
每个妈妈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这个咱们怀孕在孕妈群里都常见了。而我想说,带好一个孩子,同时兼顾好一个家庭,不止需要一份浓浓的母爱。这里面的点一句话带不过,先说当中一点吧:早计划早安排。吃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纯喝奶阶段另外再开篇谈感想吧,这边先说说辅食和辅食过度到主食。
我家孩子吃饭特点:1、不是妈妈期望的饭霸。2、90%以上次数能在规定的25分钟之内超额完成儿医指导的饭量。
5个半月正式开始接触辅食(这方面网络资源太多,不详述),8个月前全部为米糊和方便辅食。米糊是earth's best,袋装辅食主要是ella's kitchen和happy baby。在选择品牌时,我首要的考虑因素是有机,其次是孩子的偏好。现在回头来看,哪有什么偏好,那时候她吃过的东西不多,给啥都愿意尝试。
我也遇到过和我说现做的更好的“警告”。无视就好啦,不需要一次次地解释其实现在都是物理防腐啦、食物经过脱敏处理对小孩的肠胃更好啦、家庭制作难保每个环节都卫生啦、时间应该被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啦等等。
关于辅食添加很多儿医都有建议步骤,网络资源很多,如果自己做就要参考,如果使用方便辅食只要按照包装标明的阶段食用就可以了。生产过程已经做了脱敏处理。陶陶的医生的指导更加粗暴,一岁之前,鸡蛋、水产、坚果、蜂蜜绝对不碰,其它随意。我原计划7个月前一天一顿,8-10个月2顿,10-12渐渐过度到三顿。七个半月时见医生,被要求一天三顿,每顿不少于4盎司,立刻又咨询其它美村妈妈,同龄的孩子早就三顿了。第二天立刻加起来。三天进入正常秩序。
七八个月时,我尝试把苹果、桃子、香蕉切大块给她自己咬,奠定了咀嚼基础后,八个月起开始给她煮面吃。
准备加入面条时花了个把小时看了看功课,发现大家的重点主要都集中在日本的无盐面。最主要的牌子就是金黄大地(图中正中间),以及它出的宝宝面。
先说宝宝面吧,分5个月、7个月、9个月,5个月的比较合适,7个月和9个月的不是饭霸的孩子很难喜欢上,完全不必要买。
无盐细面分为本土产和海外产(澳洲),本土产的面更细腻,触手有丝滑感。海外产的在本土和在美国、澳洲销售的包装不同,就观察我家孩子吃饭,没觉着她有不同感受。
9个月之后我开始加入部分蔬彩面。
面怎么煮?
煮面容器用的dansk小奶锅,建议使用同类型锅具,容量和受热状况都较为合适。
取高汤肉泥一块,蔬菜末一格,加入一丢丢纯净水。小火加热至冷冻高汤融化,转中火,下面条煮4-5分钟,加有机马苏里拉或瑞士芝士约3-5克搅匀即可。
选用5种或以上蔬彩放入料理机打成碎末(不能太碎),分格冷冻。
芝士的奶香味很吸引宝宝的胃口,同时又能补钙,经过煮面的高温,又一次有效杀菌。
这个阶段是早餐吃Ellas kitchen和earths best的早餐系列,再加点大人早餐内容中的主食。午餐吃面条,晚餐吃方便辅食。同时,除了上述两个牌子,还加入了和光堂的辅食。根据我手写笔记本上的功课日期,约莫是三月底购入了第一批和光堂辅食,也就是在孩子8个月时。当时做完功课就把要点都共享到群里了,这会图片只找到一张,有空再翻翻硬盘找备份。
首批和光堂辅食我选择了鱼肉口味为主的(因为Ellas kitchen和happy baby都以鸡肉和牛肉为主)。对,这里我没有遵守医生说的,一岁之前不给吃水产。因为我相信方便辅食的脱敏处理,而从和光堂发出的产品信息来看,他们很注重食物过敏问题。
约莫到了接近十一个月时,陶陶开始不爱吃happy baby,据我观察主要是因为她自主地需要咀嚼,泥糊状的食物不适合她的口感。相比面条,她更喜欢和光堂的袋装辅食。
只要孩子愿意吃,那是最好了。那么问题来了,根据日本人饮食标准生产的和光堂辅食,每袋不足3盎司,大胃王陶一顿要吃两袋才不饿,饱谈不上,如此计算,成本有些高,主要是运费贵,日本到美国、澳洲、欧洲的邮费是到亚洲国家的双倍。一顿饭两袋大概是8~10刀。(辅食不建议走海运,因为小孩的口味变化比较快。)
这时,可能猜想她是不是爱吃米饭这个品种啊?!于是,我勤快起来,给她做了毋米浓粥,单独为她买的米我是早就备好了,因为早在添加辅食之前已充分在线上线下向经验妈妈们学习了一般来说孩子们是爱吃米饭的。怎么选的米,容稍后详说。
出乎意料完全不爱。不得解,为什么只吃人家做的米呢?于是我再观察,人家做出来的米粒粒分明,有嚼头又容易下咽。因为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大米功课,发现最好还是用日本米。
买日本米并不是这时才决定的,前面说了,早计划早安排,提前一个季度就安排了日本本土销售的、市面上较好的米通过海运发到美国。
说说买这个米当时的想法吧。
说实话,相对于当下的经济水平,吃成本百元人民币一斤的米有点不合适。平素家里一直购买的是泰国产的香米。但我为什么没有让孩子随大人呢?前面说了,我的第一选择标准是有机,尽管她会长大接触污染,我是尽可能在她弱小生长发育时保护她的肝肾肠胃。当然,也有不少泰国进口到美国的大米打了有机验证标识。我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叫尽信不如不信。曾经读过的一本书飘进我的脑海,书名不太记得了,作者是《舌尖》的陈导。他对吃甚是有研究,那本书是真的在谈民以食为天,不是什么米其林天花乱缀的,真真是寻常百姓中懂吃会吃的事和物。有篇是说米的,说真正懂米的庄稼人煮米的讲究,煮出来的饭喷香那是没有科技可赶得上的。当中有一点,他只用生长周期超过170天的米,完完全全吸收了天地精华。
根据我们的初中地理知识可知从我国海南省往南到赤道就是一年两熟到三熟的稻米了,泰国作为全世界稻米出产大国,农耕面积就那么多,想必多数肯定是三熟了。嗯,不似上文所说生长周期超过170天。
提到大米,除了泰国,便要想到日本了。百度上有篇文章说当全世界都在解决吃饱问题时,日本早在七十年代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让大米更好吃,所以米种就不错。
日本地处温带,客观条件就只能一年一熟,米农不用着急收割,有的是时间让其吸收营养精华。显然,170天的生长时间很容易达到。
没有考虑北海道和秋田(耕种地接近北海道)产的大米,因为那边的大米种植历史较短,大米品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仍在改良之中。
在日本几家大百货网站的食品部门浏览,卖得起高价的是新泻县产的稻米。新泻县又分不同地域产米,为何最后选了南鱼沼的?应该如是说,新泻县的米都不错,南鱼沼的是精益求精(其实我觉得自己这么较真有点变态)。这个时候就要调出地图,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了:
1、在南鱼沼附近分布了很多温泉,这给了我们什么信号?我们已知日本是多火山地震地区,记得印尼的爪哇岛为啥出名吗?嗯,地质营养丰富。
2、这片地区背靠的山脊海拔较高,山顶终年积雪,雪水滋养农作物特别好。正好山上有河流延伸到入海口,河流附近就是新泻县各市分布。河流携带丰沛的营养冲积出一个小平原。
3、河流的入海口正是对马暖流和库页寒流的交汇之地,从太平洋暖流上来分支的对马暖流势力相对较强。往往有这样的地方渔业资源丰富,因为水中营养物质多。因而,我猜想此地非常适合吃刺身寿司。
如果不太较真,在日本亚马逊买新泻产的稻米就好。想精进点可以在百货买,三越高岛的食品部门相比其它百货,货品更丰富也更精致。有一项产品是日本每款名米200克的集合包装。但我只为孩子淘个长期口粮,就一种认为最合适的就好,见微博图1和图2。
尔后,我又去了洛杉矶的大型日本超市,除了有日本进口的、新泻产的日本本土高品质米(见微博图567),还有引进日本种在加州种植的日本米(与东北大米类似),加州本地种植的日本米比日本本土种植的稍微没那么短圆,至于口感没有研究。
成人吃日本米的感受?
一直关注微博的朋友知道去年我费了点精神分析了解入了个日本本土电饭煲。煮出来泰国米和美国几十刀的电饭煲煮的没有明显区别。煮日本米就不一样了,在二楼能感受到一楼厨房飘来的米香。需要注意的是,煮白米饭时,日本米用水较少。吃起来,软而不糯,有嚼劲。
确定好大米,继续回到辅食的话题上。自从我认真开始模仿和光堂辅食的制作,我们对照顾陶陶吃饭的压力大大减小。有轰趴或者小朋友来家里玩,我都会提供这种饭食给所有小朋友,非常开心见到每一位来访的小朋友都喜爱。
饭怎么煮?
煮饭的水用营养高汤代替,高汤怎么做?不是萌主上那种低段位煲汤,用的就是我在怀孕时喝的汤(去油)
煮饭的方式由铸铁锅闷饭的方法启发而来
煮饭工具:普通砂锅,不要用铸铁锅,不够香。
1、米不用洗,直接纯净水泡2小时以上。
2、米和高汤一起放砂锅,高汤要放很多,比例像煮粥
3、如果汤是热的或者冰的,需要在煮沸过程中持续用木质工具朝一个方向搅拌
4、煮沸后继续开盖大火煮至汤明显减少,盖上盖调小火焖煮至米饭浓稠,加入高汤熬制中的蔬菜和肉丝,如果没有可不添加,后续在食用时加入上文谈煮面加入的蔬菜末。如果用的高汤成人食用需要加盐,就在此时加宝宝酱油。但像椰子炖鸡、水果鱼汤这样的就不用加宝宝酱油,不然破坏了鲜甜味道。
5、分格冷冻,一周内吃完,每次吃取食用量蒸热。如果制作时没加蔬菜,蒸热食用时加蔬菜末,营养均衡。
6、参考和光堂的诸多口味搭配,至少储备3-4种口味换着吃。
吃得好吃得规律,随之睡眠作息也会规律。大便也规律。大便很重要,小儿的发热多半和肠道环境有关,这几方面护理好了,难找毛病。在被流感患者包围的春季,我和陶陶依然顽强屹立不倒。
以上只是个人的生活经验,若有不科学之处请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