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么地渴求着你的爱,我只要一点点,一点点就好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亲吻,就足以让我欣喜若狂如痴如醉。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说只要是那个对的人,就算是地狱她也会毫不犹豫的跟他去。那如果自己本身就在地狱里呢?
勃拉姆斯,the boy,苍白精致,美貌忧郁,敏感到神经质。从小就内向古怪,二十多年前那年的大火让他毁掉容颜并且心智停留在八岁,父母因愧疚而对他愈发溺爱,扭曲的爱和对儿子的恐惧,让他们只能选择沉入深海。在离开的时候,希夏尔太太在女主耳边轻轻说了句对不起,他们不再能承担起这份压力和责任。也许他们内心,在让儿子戴上象征完美和永恒的陶瓷面具,以保持在他们心中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形象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放弃他了吧。正因如此,勃拉姆斯内心的空洞一直都在。
他喜好古典音乐,喜欢听人大声朗读诗歌,不喜欢有垃圾堆存,睡前要有人温柔的亲吻。他只是个孩子,一个需要呵护的单纯孩子。可他的害羞却只能藏在面具和人偶背后,以令人可怖的非人类形态存在。
“我会听话的,格丽塔,给你喜欢吃的东西放在门口……”如孩童般乖张幼稚。
他实在是太孤单了,睡前一个简单的吻,女主的几滴眼泪和耳边呢喃就能让他用血在窗户写下“get out”警告她前男友离开。长期隐匿在古堡的难以察觉的孤独和伤感,勃拉姆斯变得自卑乖戾,他只能暗中偷窥她,用她的衣物做成娃娃,他爱慕她,他需要她,孩童般单纯的心智,驾驭不了本能对爱和性欲的渴望。只能以错误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本能。所以他对她,有时候乖巧听话,有时候戏弄恐吓,有时候又变成暗夜里行踪不定的恶魔。
他天真得如此残忍,残忍得如此迷人。
Love is bubble, love is trouble.
他说,不要离开我。澄澈的瞳孔,沙哑的嗓音渴望着“kiss”,稚气而惹人怜惜。
他的行为无疑是疯狂且变态的,但他的灵魂却是那么的孤寂脆弱,那么的渴望爱与被爱,那么的万劫不复。
爱情本身,它无关年龄,就注定是一场劫难和宿命,人与生俱来的原罪。即便他是一种折磨、一种煎熬和痛苦,都无法否定。影片的最后,女主驱车离去,飞扬了无尽的尘土,埋葬了勃拉姆斯歇斯底里的爱情,只留下了他依旧孤独的身影和穿着西服的、永远精致优雅的破碎的人偶娃娃……修复的人偶抹不去黏合的裂痕,现实世界也一样,就好像疼痛也许会消失,而伤口永远存在。死去的人不会复生,而离开的人也不会再回来了。
我是那么地渴望着你,就好像我一如既往地渴望着美丽,恐怖,香艳,苍白,迷离,纤瘦,永恒的爱,无限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