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现在看电影有时候其实并不是欣赏电影本身,而是不自觉地把电影与电影进行比较。依我看来,每个电影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导演不同,演员不同,有些题材故事设定等更是大相径庭,我们缘何去比较他们。所以我想我们抛开星爷,抛开发哥,真正地看一次《三打》,我觉得它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很久以前,我就在想,我们中国有何种题材的大片可以与《指环王》等相提并论,想来想去中国的传说故事,只有《西游记》可以与其媲美。把西游记做成电影正在一步步地实现,所以这正是类似于中国电影标志的东西。
今年的《三打白骨精》,首先说大家最关注的特效,不论是龙、虎还是白骨等等,都给予了足够强大的震撼,但我觉得特效的强大还是要在于与人物的配合,例如巩俐的华丽出场,一身黑装的炫丽,尤其以观音与猴子对话时的场景我认为最佳,特效不必有多么多么的震撼人心,简单的布景,蓝天白云却让人发自内心的觉得美妙。
现在不管什么电影,大片也好,小片也好都会加入轻松幽默的情节以及桥段,这是时代和社会的潮流,而且可以博得大家一笑,何乐而不为。对于那些笑点颇高的同学,建议你们就不要去看电影了,因为不管是喜剧还是非喜剧电影,你们都只会得120分钟的尴尬癌。我经常看《笑傲江湖》,看的时候凡是宋丹丹、冯小刚他们觉得好笑的地方我都觉得很好笑,我并不是觉得我和老师们是一个水准,只是说明我和老师们都是正常人,都有正常的笑点,更何况《三打》它还并不是一个喜剧电影,所以我觉得没什么好挑剔的。
来说说角色吧,郭富城很帅,一种有棱角的帅,造型简直帅炸,不要跟我说造型不像孙悟空,你又没见过孙悟空,这句话只有吴承恩说出来我才真正相信。整场电影演下来我觉得郭富城演的真的不容易,因为猴子都是弯腰走路的,所以整场戏都是弯着腰演的,想想就辛苦。这里又到了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环节,他演的和六小龄童比怎么样?这里引用两句话:1、六小龄童说姓张的可以演猴子,但是演猴子的不一定都是姓张的。2、张纪中拍电视剧的时候说六小龄童先生已经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大山,我们没法超越他,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在他旁边在树立一座山呢,我想是可以的。不管是六小龄童先生也好,还是吴樾、甄子丹、郭富城,每个人演的都是自己想象中的孙悟空,六小龄童先生对孙悟空最伟大的诠释就是外在的形体,以及面目表情的刻画,让人看着就像;而郭富城是大家常说的走心,从桀骜不驯到悟大道,眼神、动作、情绪都是有着极大变化的,没有一部西游记里孙悟空叫唐僧小和尚的,这里这样演,很奇妙,焕然一新,电影就是要有改编,加入自己的理解因为它不是原著的翻版。
巩俐不多说,在白骨精这一形象上可以比得上大家心中的六小龄童的孙悟空了,可怕的是如果以后再有人演白骨精,大家又回来说这个人演的和巩俐的差太远,不过巩俐的白骨精确实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无人能超越,不得不说现在的当红年轻女演员们应该多学学巩俐,无论是年轻——《我知女人心》,还是年老——《归来》,或是本次的古装等等,巩俐都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全能女演员是什么样的。大爱俐姐。
冯绍峰的唐僧,柔中带刚,终于演出了点师父的感觉,这里面加入的最多的就是唐僧对悟空的态度以及感觉,不再是电视剧里面演的无情冷漠,只是一味地觉得他做的是错的,有了人情冷暖,很像,很好。
至于小沈阳等,他们就只是猴子派来的救兵了。
最后说一下结局,看完感慨万千,虽然将原著改的面目全非,但是结局的非常好,不是一味地不滥杀无辜,取经度人才是真正的大道佛法,度人首先要度自己,一世不行我度一世,十世不行我度十世,在度化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度化自己,试问天下有多少人能做到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生命,这是佛法所传扬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可能我说的不对,但这是我发现的并感悟的,在悟空回来的时候他的装备都回到他身上,但是少了两样东西:披风和凤翅紫金冠,为什么少了这两样,因为少了桀骜不驯,少了嚣张跋扈,所以最后才有一世不来等一世,十世不来等十世。这是才是佛法所度化的结果。
好了,最后说一句《三打》是部好电影,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