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辽宁省辽阳县小北河镇的一家不起眼的家庭袜厂正在书写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故事。
3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家简陋的家庭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过亿的现代化袜企。
那是1993年的春天,一对中年夫妻拿出家里仅有的4万多元从南方柯桥购置了八台老式织袜机,当时生产全靠人工操作,请了几名刚毕业的女孩织袜子,8小时一班,24小时生产,一天一台机器的产量最多200双,老板袜,尼龙袜,无根袜,水晶袜,都是那个年代的爆款,后来随着消费者对袜子款式审美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生产颜色单一,花型守旧,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老式袜机生产工艺面临淘汰。
随意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产品升级迫在眉捷,2000年厂里添置了小电脑袜机,后来又进了大电脑袜机,生产的袜子从最初的5种颜色上升到8种颜色,款式越来越丰富,袜子产量也有大幅度提升。
2016年,厂里引进了第一台自动化织袜设备,生产效率提升了300%,次品率同时降低70%。尝到甜头后,厂里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先后引进智能织袜机、自动缝头机、智能包装线等先进设备。
数字化转型是厂里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MES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每双袜子都有专属二维码,可追溯生产全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到2020年,厂房面积从最初的200平发展到如今4000平,厂里建成智能仓储系统,库存周转率提升40%,物流成本降低25%。
在品牌建设方面,积极创立自主品牌,目前已成功申请注册九个商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中有3个商标已经成为省内知名品牌,工厂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开发出抗菌防臭系列、压力保健系列等特色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2022年,品牌线上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国内外客户超过万人,内销外贸销售额已经过亿。
袜厂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品牌打造,传统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发展, 乡镇袜厂的转型升级不仅是一场产业革命,更是一场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和政策支持,乡镇袜厂正从“微不足道”走向“举足轻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0年是一名孩童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一家乡镇企业成长的过程,从学会蹒跚走路到奔跑,总有磕磕绊绊,并不是一路顺遂,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强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也要往前冲,因为我们深知一家企业托举近百个家庭的幸福,是责任也是使命,面对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我们会牢牢抓住,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年轻人,愿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充满活力,斗志昂扬,追求卓越,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