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想一下,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你内心深处的第一反应,更接近以下哪一种?
A.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我太倒霉了,我对此无能为力。”
B. “好的,情况就是这样了。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能做些什么?”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揭示了我们内心世界一个最核心的差异,心理学家称之为**“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它决定了我们认为是谁或什么在掌控着我们的生活。
那些习惯于A选项的人,我们称之为**“外控者”(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他们感觉自己的人生像一片“风中飞叶”**,命运、机遇、他人、环境……这些外部力量决定了他们的方向,而他们自己,只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
而那些倾向于B选项的人,则是**“内控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他们相信,虽然无法控制风向,但自己手中始终紧握着“人生之舵”**。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和行动,可以极大地影响最终的结果。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内在控制点的人,通常更快乐、更坚韧、成就动机更高,也更不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
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理解这两种掌控感的模式,并告诉你,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将你的人生之舵,从命运的风浪中,重新夺回到自己手里。
第一部分:“风中飞叶”的无力感,从何而来?
外控思维并非天生,它常常是我们过往经历的产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的负面环境(比如,持续的批评、无法预测的惩罚),他就会“学会”一种信念:“我的努力是无效的。” 这种信念会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即使在可以有所作为的情况下,也下意识地选择放弃。
过度保护的环境:在一个所有事情都被父母安排妥当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可能发展出外控思维。因为他们从未有机会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我的行动能带来结果”这一宝贵的反馈循环,从而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对“责任”的恐惧:相信自己能掌控,同时也意味着要为结果负责。对于一些人来说,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是市场不好,不是我能力不行”),是一种更轻松的、保护自尊的方式。
“风中飞叶”的状态,短期内可以让我们逃避责任和失败的痛苦,但长期来看,它会慢慢侵蚀掉我们所有的活力和希望,让我们在无力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第二部分:从“飞叶”到“舵手”——夺回掌控感的三大支柱
掌控感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思维肌肉。以下三大支柱,能帮助你系统性地构建内在控制点。
支柱一:画出你的“掌控圈”——区分你能控制与不能控制之事
这是夺回掌控感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步。拿出一张纸,画两个同心圆。
内圈(掌控圈):写下那些你完全可以控制的事情。比如:你的态度、你的选择、你付出的努力、你说的话、你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一个小时。
外圈(影响圈/关注圈):写下那些你无法直接控制,但或许可以施加影响的事情。比如:他人的情绪、明天的天气、最终的考试结果、社会的经济形势。
外控者的痛苦,源于他们将全部的精力都聚焦于外圈,为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而焦虑、抱怨。而内控者的力量,则来自于他们始终将90%的精力,投入到那个虽小但绝对属于自己的内圈之中。
实践练习:当你下一次感到焦虑或无力时,立刻停下来,问自己:“在这件事里,哪些属于我的‘掌控圈’?” 然后,只针对圈内的事情,制定一个微小的行动计划。
支柱二:从“受害者叙事”转向“创造者叙事”
我们都在不断地对自己讲述关于我们人生的故事。改变你的故事,就能改变你的感受和行为。
受害者叙事:“为什么这种事总发生在我身上?”“都是他的错,才让我这么痛苦。”“我别无选择。” 这种叙事模式的特点是抱怨、指责和被动。
创造者叙事:“这件事发生了,它教会了我什么?”“虽然他的行为让我受伤,但我有权选择如何回应。”“面对这些选项,我决定……” 这种叙事模式的特点是负责、学习和主动。
实践练习:拿出一件让你感到困扰的事情,试着用“受害者”的语言写下你的感受。然后,在旁边,刻意地用“创造者”的语言,重新讲述同一个故事。感受一下两种叙事带给你完全不同的力量感。
支柱三:建立“行动-反馈”的正向循环
掌控感最终必须通过行动来巩固。你需要亲身体验到“我的行动,真的能带来改变”。
设定微小的、可实现的目标:不要一上来就挑战“改变人生”这种宏大目标。从“今天整理好我的书桌”或者“完成一个10分钟的健身视频”开始。
立刻行动,并观察结果:设定目标后,立即执行。完成后,花一点时间去感受那个积极的结果——一个整洁的空间带来的清爽感,或者运动后身体的舒畅感。
肯定你的“因果链”:在心里对自己说:“因为我采取了行动,所以我得到了这个积极的结果。” 这个简单的自我肯定,就是在不断地强化你作为“舵手”的信念。每一次成功的“行动-反馈”循环,都在为你的掌控感肌肉增加一分力量。
结语
你的人生,或许无法选择风的方向,但你永远可以选择如何调整你手中的舵。
掌控感,并非一种对外部世界的狂妄控制,而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坚定信念——相信在任何给定的情境下,你都拥有选择的自由,并有能力采取行动,去创造一个哪怕只比现状好一点点的未来。
停止做一片随波逐流的飞叶吧。从今天起,画出你的掌控圈,改写你的内在叙事,并通过微小的行动,去一次次地验证你手中那份真实不虚的力量。
当你真正握紧人生之舵时,你会发现,即使身处惊涛骇浪,内心的那份笃定与平静,也将成为你永不沉没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