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关于出版心得的文章,大多以成功案例居多。某作品取得几十万、上百万的销量之后,必然跟出很多附加的“畅销言论”,这当然值得提倡。大家互相学习,“比、学、赶、帮、超”,让出版业出现更多的畅销作品,让更多的图书被读者关注,这也是每个出版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科学家说,人的大脑有趋利避害的本领,对于美好的记忆通常印象深刻,对于一些糟糕的经历,通常有些健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符合自然法则。古人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见,成功的感觉实在很爽。在掌声和鲜花中,自己曾经败走麦城那一遭,怎么好意思跟别人提起呢?
我常常把自己策划出版过的图书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手的,一类是失手的。得手的当然是取得成功的畅销图书,业内的朋友们谈论最多的也是自己的“得手”之作。失手的,当然是那些惨败的作品——一般来说,这些项目,只要是头脑清醒的时候,从来不会跟别人提起。这类作品通常很少有人关注,人们关心的是你又运做了那部畅销佳作,对于“烂”在手里的作品,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很少提起。
其实,这些“畅销未遂”的作品,更具有标本价值。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有过一部《大败局》,我想,我们出版界应该也有一部《大败局》。吴的败局研究是通过搜集资料得来的,我没办法得到那么多的资料(人人都对自己失败的案例讳莫如深)。况且,揭别人的伤疤恐有不雅,看来只能先拿自己开刀了。
与我合作过的作者可以不用紧张,出于对你们身价的维护,我不会说出作品的名字。而且,我也不会说:你的东西写的糟透了。废话少说,这次是拿我开刀,绝无剧透,你们尽管围观好了。
1℃的力量
托尔斯泰的那句“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可以用到我们的出版领域,畅销图书的命运总是相似的,失败糟糕的图书总是各有各的不幸。畅销书的运作,有时就像壶里的开水,就算到了99℃的时候,还是不会沸腾。成功与否,有时候就决定在关键的“1摄氏度”,任何一个细节的忽视,都有可能造成整个项目的失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同质化的作品越来越多的时候,决定差异化的关键就落在细节上面。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创意,也许会盘活整个图书的销量。
机会,机会,还是机会
古语说:天时、地利、人和。显然,老祖宗把天时放在了第一位,畅销书市场也遵从这个法则,占得先机比什么都重要。特别对畅销小说,基本接近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当你看到所有人一窝蜂都在争抢同一类型选题的时候,也证明到了“前仆后继”的时候,必然有人要悲壮的倒下。
2005上半年,相信经历过那个时候的同仁都记得,当时正是奇幻小说大火的时候,出于对市场良好的预期,我们当时有一套文本上十分有把握的奇幻小说,没有急于上市,慢慢的打磨内文和插图,没想到形势急转而下,到了十月份,市场上的架空作品已经铺天盖地。迫于压力,匆忙上市,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如果放在上半年出版,单册销量至少会突破五万。
联想到出版界的一窝蜂事件,2006年的军事小说、2007年的盗墓小说、2008年的养生术……实在是不胜枚举。
机会,机会,还是机会,遇到心仪的选题,立刻、马上,行动!
货真价实,表里如一
占得先机,当然只是构成畅销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统计自己手头运作过的一些失败案例,特别是败的极惨的项目,这些项目最大的同性是文本都不过硬。很多人都觉得我这是废话,且慢,所谓的文本判断,并非是建立在个人审美、主观经验上,而是能暗合时代价值、时代情趣的作品。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粗浅的认为畅销书卖的就是“一张皮”,失败理论下指导的行动当然好不到哪去,“成功制造了几部表里不一的失败作品”。痛定思痛,我又陷进了片面重视营销的沼泽,觉得营销是图书的救命稻草……盲人摸象般的运作经历,如今提起来,实在是贻笑大方。但很多事情往往如此,自己不去亲自实践,印象绝不会深刻,这样的教训也最为真切。
图书既然是商品,当然要讲求货真价实。除了设计上紧跟时代的时尚感,畅销的通俗作品,内容上有很多明显的符号特征,比如实用、精神愉悦、话题、独特性等等,支撑这些特征的正是强大的,带有阅读气场的文本。这样的气场会很容易的纠集大批粉丝顶礼膜拜,何愁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