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热门的话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答案是:以为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在没有真正了解自律前,人们大多会把它视为一种束缚,而真正的自律换来的却是更多的自由。
今年年初,我一朋友(小丽)告诉我,他报了某位写作大咖的培训课,培训的内容大概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如何向那位大咖班做自由职业,并且实现名利双收。
我的这位朋友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他相貌平平,成绩平平,属于放在人群里就会被淹没的那种人。一次同学小聚,大家不约而同地问起他的近况,她面露苦涩半响才吐出一句话:“一言难尽。”
后来我从她的闺蜜,我另外一个朋友那里听说,毕业后这些年她一直在换工作,频率比6月的天气变化的还要快。其实我知道她向来是个耐不住性子的人,总想找到更好的工作,却不愿意踏踏实实从底层做起。
也许你试过,在网上搜索“赚钱”二个字,立马就会跳出“赚钱的门路” “赚钱最快的方法”等无中生有的噱头。其实世上哪有那么多随手可得的黄金,哪有那么多一劳永逸的成就,更多的是日积月累的坚持,以及勤勤恳恳的奋斗。
一听说不用上班就可以拿到高薪就趋之若鹜,一看到别人光鲜闪亮,就以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这说明你还不成熟。那些通过自由职业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哪个不是在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可是她(小丽)却不这么想。
“我多么想未来有一天不用上下班打卡,不用开各种无聊的会议,不用参加各种插科打魂的聚会,还可以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完全自由调配时间。”小丽说。最后她还是没有听众人苦口婆心的劝,辞去了工作,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
人们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做“自由职业”的那段日子里,欣然的内心无比煎熬,因为没有写作基础,即使投稿渠道摆在面前,她也无从下手,因为不甘寂寞,她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了聊天软件上,一个新媒体作者要时刻盯着社会动态,习惯半夜起来追热点,这也把她难倒了。
时间已久,小丽不但没有实现财务自由,反而变得一身戾气。为了偷懒他一再逃避,还麻痹自己说,反正是给自己打工,大不了不挣这个钱了。
那些大咖为什么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
在所有因素当中自律居功至伟,他们可以自觉的制定出一年,一月,一星期以及一天的安排,可以放弃聚会旅行等活动,费尽心思的想选题,把半夜3点起来追热点当成家常便饭,甚至为了写一篇电视剧的营销软文,可以带着红肿的眼睛熬夜看完40集。
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从自律来,一个人要先学会克制自己,战胜惰性,才能在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来。
记得有一个朋友曾经跟我开玩笑问过一句话:“早上一般都看不到乞丐,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苦思冥想,实在想不出答案。
朋友语出惊人:“如果能坚持早起不那么懒的话,也不至于出来讨饭啊。”
我听后,不由得叹服。
实际上,很多人的不幸都是因为不够自律引发的,没有方向,没有积极性的人,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小矮人“哼哼”一样,永远不思进取,待在原地,还一味的幻想奶酪会从天而降,到最后只会坐吃山空。
曾经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新闻:某所著名小学招新生的时候需要面试家长,而且主要会去看家长的身材,肥胖的一律不要。
新闻一出,网友们全部都炸了锅。其实抛开质疑的声音不说,就赞同的声音来说,这样的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你想想“家长连自己都没管好,你相信他们会管好孩子吗?自己都没信心去坚持一件事,你还会指望他们去鼓励孩子们坚持吗?”
就像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会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持的意志是不会被很多假设所谓的命运所击败的…”
唉,也是不容易呀,发了三个小故事还要找名人的话,才勉强写出了1500字的作业。
这些天天天往外面去沟通、交流、谈判,感觉时间都没日没夜了…
过完这一周,计划下周开始正儿八经的上班了!
自律的人生,从好好上班,好好生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