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典型的90后,有一份怀旧经典的情怀,对于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也会努力着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味蕾流浪!也会去追忆老无锡的百年记忆。
小时候,每次上学的时候爸爸就会带着我去老街上的一家店吃小笼馄饨,就这么吃了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三个学期……时间过了很久,这家店消失了。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点点征兆……
小笼馄饨也就成了我心目中最想要吃的一个组合了!因为它是一份回忆,是成长路上的一份味蕾的流浪!也是单车上的记忆!点点滴滴都像是刻在了小笼的纹理上,再一次的品味依旧是那么的美好! 无锡作为一个新一线城市,经济在迅速的发展着,但是老无锡的传统在时间的飞速发展中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现在的年轻人还能记得多少,那么现在还遗留下多少呢?还记得小时候大叔大妈们会早早起床,然后手工制作小笼包,在他们的手中精麦面粉好像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宛若少女般,骨感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饱满的灵魂。小笼包皮薄卤多,享誉沪、宁、杭一带!是江苏无锡的传统名点,上了年纪的老人早上会很早的起床,爬个惠山,逛个惠山古镇,下山正好吃碗小笼馄饨,就这么吃出了百年的历史!无锡小笼在工艺上会采用上等面粉,选料精细、卤多味甘,特别符合南方人的口味!而且无锡小笼具有夹起不破皮儿的特点,翻身不漏底儿,一吮满口汁儿,味鲜不油腻等特点。馅多卤足、鲜嫩味鲜,而且在秋冬时,正是蟹的盛行季节,所以还会选用上等的蟹膏加入馅儿中熬熟来制作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也成为了现在的送礼佳肴。
由于汤汁丰盈,小笼包的吃法也与其它包子不同。小笼包端上来后,取一小碟,倒入少许香醋和嫩姜丝佐料,用筷子轻轻地夹起小笼包子移入浅碟,先在薄如蝉翼的包子皮上咬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吮吸其中热烫的汁液,一边吮吸,一边品尝,香甜鲜美的滋味便在口腔中弥散开来。汤汁吸得差不多了,再将整个包子吞入口中品味。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样的吃法,一来可避免汤汁喷溅、烫伤口唇,二来是在轻啜过程中享受其鲜美的味道。
小笼馄饨作为老无锡的早餐标配,甚至也有人会选择它作为自己的一天三餐,但是在传统文化渐渐没落的时代,如何把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继承下来,这是不容小觑的责任,它更是一份对经典文化的致敬!作为年轻一代的无锡人更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去
传承这份逐渐没落消失的记忆,找寻更多老无锡手下的小笼。
关于无锡小笼你不知道的事!具有“游龙”美称的清代乾隆皇帝,喜欢游历山川,特别是喜欢江南的佳山秀水、园林古迹和民风民俗。他曾经六次私下暗访江南,乾隆下江南之旅,沿南京、扬州、无锡、苏州、杭州一线,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于1751年旧历二月十九日到无锡,宿北营盘(石塘湾北)的龙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决定要到无锡秦园(寄畅园)。二十日晨,御驾从黄埠墩换乘小船到秦园,就品尝了当地的小笼包,甚是喜爱,之后无锡小笼包就因为乾隆皇帝的到此一品,名气很旺,一直留传至今。跟随乾隆足迹,聆听乾隆的轶闻趣事,品尝乾隆所称颂的美味佳肴“无锡小笼包”。
这或许是最好的传承,走古人走过的路,去细细品味这份情怀,作为一个青年无锡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趣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