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喜欢以自己的方式付出着爱

每天早上是幼儿园家长群最活跃的时候,大多数情况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请假,感冒发烧头疼脑热,好像班级从来没有满员过,有的孩子自上了幼儿园就没去过几天。

之前,不止一位家长告诉我,不管以前孩子多么健康,上了幼儿园感冒发烧是逃不掉的,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跟一个朋友聊起这个问题,她说千万别去听那些“孩子上了幼儿园感冒发烧就是家常便饭”的言论,她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幼儿园那三年就很少感冒发烧。

“其实,很多病都是家长疼出来的。”

“怎么讲?”我不知道该信谁好。

她接着给我讲了她同事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开学时去了两三天,再也没去,至今在家休养。在她看来,孩子生病全是因为家长,家长从小怕孩子生病,很少让他出门,更不敢让他到人多的地方去,一旦出门,则里三层外三层穿得严严实实,生怕孩子感冒发烧。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不得不去,又给他穿的太多,孩子一活动,自然感冒发烧了,一发烧就跑医院挂吊瓶,光住院就住了十多天。现在天开始转凉了,更不敢让他上学了。

我听明白了她的意思,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导致了孩子的体弱多病,一生病就不上学,一上学就生病,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的时候,我们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付出着爱,根本不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他需不需要,结果,越付出越糟糕。孩子没那么金贵,他想出去玩就让他去,想干什么尽量按照他的意思来,家长只要做好安全保护就好了。”

她的观点与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其实,不仅对孩子,对待自己之外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为对方付出了很多,但对方却并不领情,自己委屈,对方也觉得不爽。究其原因,我们的付出并不是对方想要的,也不是对方需要的,我们打着爱和付出的旗号,只不过是让自己过得心安理得。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抱着善意和付出的心态,却换得了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带着孩子在小区健身器材旁玩耍,两个看孩子的老人在一旁聊天。

一位说自己带孩子从来没让孩子磕着碰着过,儿媳妇看了两天孩子膝盖就摔破了。

另一位说,现在的年轻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早上做好了饭叫他们好几遍也不起。

两个人聊得起劲,伴着她们的谈话,思绪飘出了好远。小区里带孩子的老人大多不是本地人,抛家舍业为了帮孩子照顾他们的孩子,周末了也没得休息,不可谓不辛苦,尽管这样,恐怕她们的婆媳关系不会太融洽。凭什么这样说,就凭她们付出的太多。

没生孩子之前,小G与婆婆的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她觉得与其他人相比自己非常幸运,能够有一个疼爱自己像疼亲闺女那样的婆婆。生了孩子还没出月子,小G就想搬出来自己带孩子,离着婆婆越远越好。两个人感情基础很好,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矛盾,之所以出现问题,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孩子心疼孙子,总想去抱着他,小G却认为应该多让他自己躺着;小G看了育儿的书,想照着书上说的来,婆婆说她那时候带孩子时都不是这样,不也带的很好。总之,一个想这样,另一个总想帮忙,觉得应该那样,于是小G怎么想怎么别扭,婆婆也感到了她的不友好。

一般说婆媳关系难处,其实大多数时候双方都不是坏人,甚至在别人眼里都是好人,但并不是两个好人在一块儿就能相处的好。之所以产生摩擦和不快,有时候只是对方付出的太多,而这种付出让另一方感觉到不舒服。本来自己能够干好的事,偏偏有人非告诉你这样做不好,你得按照我的方法来,你心里能舒服吗?聪明的婆媳相处应该是既保持一定的亲密度,又不超过一定的界限,既相互尊重,又保持适当的距离。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而不是总想着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不领情。并不是你付出了,别人就要领情,有些情要领,有些情在别人那里未必是好事。

看过一个广泛传播的让人又想笑又想哭的笑话:

老公心情不好,一个劲的喝闷酒,

老婆问:你在干嘛?

老公说:别跟我说话,我想静静!

老婆转过身一个大嘴巴子,问:他妈的静静是谁?

本来看到老公喝闷酒,老婆想关心一下,这个时候老公需要的并不是别人的安慰和关心,而是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老公不耐烦的口气并没有让自己静下来,却惹来了老婆醋意大发,想静静的愿望化为泡影。

夫妻相处经常碰撞出这样的火花:对方希望你貌美如花,你却把自己忙成了黄脸婆,你把地板擦得雪亮,却把自己的脸整的斑斑点点,你说我为这个家付出了,你为什么回来看都不看我一眼。这种付出感强加给对方,对方却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又没人逼你这样,家里干净点脏点又如何,你把自己整的好点就行了。你觉得他应该多吃点好的补补身体,于是做了一桌子鸡鸭鱼肉,他却只想吃点清淡的。这就是你觉得他需要,其实他不需要;你觉得自己很辛苦,他却并不感激;你认为的只是你认为的,不是他认为的。

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你安心了,你觉得尽到责任和义务了,对方却并不念你的好,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付出了这么多,他为什么这样对我?”在付出之前最好想想,这种付出是你想给的还是对方想得到的,如果仅仅是你想给的,那就不要抱怨什么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富厚日新】20171106学习力践行 Day27 早上出门前,希希读了小黑板上的手指谣,和新书上的第一个故事,晚...
    绿叶上的阳光阅读 1,118评论 0 0
  • 我朋友最近正苦恼。因为要辞职的事情,家里已经鸡飞狗跳了。 25岁年轻漂亮,肯干,肯吃苦。银行业务做的还算不错,就是...
    等姐阅读 1,930评论 0 2
  •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照心固也。妄心...
    小岳1579阅读 2,6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