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章节的内容,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也是很难消化的,更是我必须去细读理解内化的东西。这里呈现了林文娟老师的一节作文课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
”为了完成一个创客动画,学生必须以小组形式,共同撰写动画脚本,还要学会如何绘图、配乐与制作动画。因此文娟老师与音乐、美术和计算机学科的老师合作,由音乐老师在音乐课指导。正式进入"环境描写"教学之前,每个小组已经写好故事架构,并用黏土捏塑动画人物,而且准备好了配乐,制作了基本动画情节。在"环境描写"这一节课,文娟老师将团队合作学习智慧教室与创客动画这两项技术一起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是每名学生都有一个反馈器,小组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课堂一开始老师让同学以反馈器抢权,最快抢到作答权的小组,一边播放事先做好的动画情节,小组成员一边配合着动画朗读故事情节。当每个小组都发表过一次,全班同学对每一组的故事都已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是小组创作时间,老师要求小组讨论先前完成的动画中可以搭配什么样的特效来使故事更加吸引人,讨论后小组一起在笔记本电脑上将特效加入动画中。小组创作时老师进行行间巡视,并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创作,观察同学们创作的新动画。各组完成动画修改后,老师随机挑选两组,播放加入特效后的新动画,并挑选一个小组成员发表他们添加这些特效的想法,顺着小组的想法,老师进行全班问答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特效与环境描写的关系,例如天气、气氛、时间、心情等。经过引导后,学生较能掌握如何描写这些特效为动画带来的效果,老师便要求每人将小组动画中的特效以文字叙述方式进行环境描写。写完后老师请同学两两分享所写短文,讨论后每组选出一篇最好的短文拍照上传给老师汇总,老师再一一请作者朗读自己的短文。读完所有短文后,全班以反馈器投票选出除了本组短文之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显示投票结果之后,老师再请小组一起讨论,轮流说出自己投票选择那一篇短文的原因,接着进行二次投票。统计结果发现原先得票最多的作品得到更多票数,于是老师翻牌显示每一个人的投票,随机挑选两名同学上台在这篇文章上标记出自己喜欢的文字并说明原因,根据同学的说明,老师归纳写作的技法。另外,老师再随机挑选一名和多数人选择不一样的同学,同样请他标示与说明自己的想法,让不同的思维在课堂上呈现与讨论,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这是非常精彩的跨学科教学,充分地体现的学生的主体性。她是通过活动形成文字,通过实践得出理论的过程。一节作文课上成这样已经不是成功这么简单的事了,着实是成功中的天花板。她综合了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学生没有一定的综合水平是很难呈现出来的。
在现实中存在很多我不可复制的天花板,如何突破?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属于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呢?在信息化时代的学与教中如何自我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