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法交战,美军战机频频被击溃。指挥官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所有返航战机机翼受损严重,于是做出指示,加强机翼强度。但是在场的统计学家沃德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返航的战机确实是机翼受损,但是被击溃的战机都是因为座舱和尾部被击中而坠落。所以应该加强座舱和尾部发动机部分,才能减少损失。
事实证明沃德教授的建议是正确的。
作战指挥官只看到了成功返航战机的情况,却忽略了坠机的情况,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些没有返航的战机身上。
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幸存者偏差”
所谓“幸存者偏差”是指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在成功学遍地的今天,各种成功人士出版的自传、励志书籍以及鸡汤类畅销书数不胜数。
在看了很多名人的成功经历后,你单单的模仿根本不能成功,你吸取到精华得到启发后也并不能助力成功,因为,我们都被成功的极少数遮盖住了事情的真相。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幸存者,我们只关注成功的经验,而忽视失败者的声音,即便听到也会不屑一顾,这样我们就得不到问题的“真相”。
我们看到的成功人士,他们是超越80%之后的胜利者,我们如果了解80%是怎么被打垮的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那么,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从失败者身上吸取教训,比直接学习成功者经验更重要。
记得曾经有一个段子,讲一个人去求职,面试官问他有什么经验时,他自豪地说,我见证l过去每一家公司的倒闭,有着丰富的失败经验。
成功不能简单复制,或许失败就是那几个大坑,我们学会避开那些坑,才有可能走上成功。
我们在写作挣钱的路上,只学习成功的榜样并不能保证你也那样,相反我们去关注一些没有成功的人,思考他们遇到的障碍,是因为没有努力听课,没有认真完成作业,还是因为没有高标准的坚持?
避免掉入导致失败的坑,或许对我们更加重要。
那我们就不去看成功学,不去学习马云等人的成功经验了吗?
不是的。
在我们学习马云成功经验的时候,也去关注他失败的经验更有必要。
学习经验不是只关注成功的,而是更要吸取失败的经验。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条独特之路,但是失败的坑我们可以找出来,巧妙地躲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