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评价朱元璋,有点暴戾粗鄙的形象,但实际上朱元璋做事果断,军事方面的天才以及他的深谋远虑,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帝王。中国自古以来功勋堪比朱元璋的不过数人。这寥寥数人奠定了中华千秋之功业,以其功业而言,这些人的共同点也是劣迹斑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伟大。今天,让我们试着还原一下历史上真实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于穷苦人家,但是他的胸襟和眼界,却没有受到出生环境和儿时的教育匮乏的影响。朱元璋人生中唯一的一个伯乐是郭子兴,在投靠郭子兴后,朱元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很快就在郭子兴的队伍中取得了成绩,但不久之后与郭子兴产生了罅隙,朱元璋差点死在郭子兴手中。因此只得求得24人带走,离开了郭子兴去了滁州自立门户。凭借着20多人的能力和朱元璋的军事天才,他们很快在滁州站稳了脚跟,军力也增加到了几万人。后郭子兴投靠朱元璋,朱元璋竟然将自己的军权交给郭子兴。这其中的心路历程和深谋远虑,说明朱元璋再人格上完成了蜕变。
朱元璋读书不多,但军事天赋奇高,在陈友谅,张士诚纷纷称帝的时候,他却能按耐住寂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低调做事,避开了当时元庭的视线,为自己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朱元璋最厉害的还在他对人性的判断上,他看准了陈友谅志骄,爱生事端,而张士诚则目光短浅,且气量狭小。因此对待他们的战略战术也是不同,因此好生事,而张士诚器小则无远见,因此在对待两者的态度上也截然不同,晾着张士诚,重点解决陈友谅。
朱元璋还非常的嫉恶如仇。在反腐的问题上,朱元璋从不手软,各种酷刑如凌迟都出现在太祖年间的刑罚之中。这应该与朱元璋年少的境遇有关,他认为他的贫苦以及父母的饿死,皆是因为元朝的腐败导致,因此特别憎恨贪腐。
朱元璋还是一个工作狂,理论上一介农民好不容易把天下打下来,政局经过十多年的谋划也稳定了,可以安享荣华了,但是朱元璋却闲不下来,仍然事无巨细,每天要看200多份公文,批复四百多件事务,这对于一个60岁的老者而言,工作强度可谓巨大。
朱元璋还 是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在普法的这件事情上,朱元璋相处了把法条改变成普法小故事,做成“大诰”,以手册的形式发到民间,让老百姓学习。可是那个年代识字的人不多,朱元璋就让执法的人去犯法者的住处,如果能找到“大诰”,则罪减一等,反之则加一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天下百姓对“大诰”更加重视。
朱元璋有时太过于专制,喜欢以神的视角来考虑问题,特别是在制定一些规则制度上,他没有考虑社会在不断变化,他这个时代即便天衣无缝的做法,规则也会在几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失效,这是他的局限所在。
朱元璋还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这里是指的马皇后,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感情,是人生得一如此伴侣足矣的幸事。马皇后聪慧果敢贤良仁爱,能够在朱元璋落魄危难之时不离不弃的陪伴,也能够在朱元璋意气风发的时候保持冷静,在朱元璋身旁时刻提醒。也敢在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跋扈凶狠之时挺身以死劝谏。因此对于马皇后,朱元璋是非常重感情的。公元1398年,雄才大略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崩于南京,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