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求学的日子(一)

我生活的村子叫莲花村,村子里有一所小学,叫莲花小学。村子很大,有九个社;小学很小,只有五间教室。这所小学还包含了幼儿园,分小班和大班两个年级,占一间教室。其余四间教室,则分别属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校一共有两名老师,一位校长。其中一位老师负责幼儿园,另外一位老师负责全校的语文,校长负责全校的数学。

学校的历任校长和老师,都是村子里的村民。对他们而言,教学只是副业,种地才是本行。我国的农民,向来是不乏拓荒精神的。第一任校长到岗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划出一块地,将其改造成了一块菜园子。后来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断开拓,到我入学时,校园里已经有了两块菜园子和一块完整的庄稼地。老师们也知道这些土地的来之不易,因此,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加了一条:不准践踏庄稼!

校门外有一块空地,这便是我们的操场,操场上孤零零地立着一个单杠,上面爬满了铁锈。但是从单杠的高度,以及遗址所残存的痕迹来看,那里曾经应该是个双杠,只是另一半去了哪,这就无人得知了。每到秋收时节,操场就成了附近村民的晒谷场。金灿灿的稻谷从操场的一头铺到另一头,将我们活动的场地吞噬地一干二净。因此,秋收时节我们是没有活动课的。

学校规定的入学年龄是六岁,而我是春季出生,若按学校的规定,我只能在六岁半的时候上幼儿园。但母亲吃不得这半年的亏,于是在我五岁半的时候,就带我来报名。报名当天的具体情形我已记不太清,但母亲肯定与校长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并在这场争吵中胜出。随后的很多年,每当在集市上偶遇当年的那位老校长,他都会提起这件事,并为母亲的强硬感叹不已。

学校位于四社,我家位于一社,相隔大约五公里,是所有社中离学校最远的;同时,我们社也是学生最多的,占了学校四分之一的名额。去学校前,全社的学生会先在村口的老榆树下集合,等人差不多齐了,再一起去上学。就这样,跟在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后面,我的求学生涯开始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豆瓣,首发ID:张翠花,文责自负。 1 在西北地区能种水稻的地方恐怕只有我们...
    妇女之友李富贵阅读 2,459评论 13 188
  • 三分场中学包围在一大片民房当中。一条宽敞的土路连着外面的公路,那是通往外面的精彩的世界,但是对于少年的我来说,三分...
    冬月之恋阅读 436评论 6 20
  • 我上的小学在邻村。离我们村很近,其实都是城边的相隔不到二里地,中间有一片荒地,不像现在都挨上了。 ...
    杨云涛阅读 311评论 0 1
  • 三 我的高中 我的高中离家就更远了,在离我家20多公里的一个镇子上,是当时很有名的重点中学。全县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
    耘心阅读 534评论 1 5
  • 我的求学之路,走的很艰难,很刻苦,应该是生性愚钝,接受能力的确很差,好在我算是比较勤奋,最后勉强还过得去。我的孩子...
    耘心阅读 4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