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节(连载)《石猿记》第五章(17)
话说六仙女看罢东方飞宇居室中的书文诗句,激性赋得五言绝句后,即驾云回天。
当晚,飞宇回后,见诗迷茫。
因知妻,文愚,其解不得此意,更出不得片句,便心存疑念,并未声张。
这一日傍晚,东方飞宇形单影孤,很感郁闷。
于是,孤身出门,向那村东,闲步而来。无月有星,时而云隐,一切显得昏暗模糊。好在土生土长,环境熟之又熟,虽然看不清路,也无不便。
正行间,却见一只白兔,由前经过,异常耀眼,并大胆停下,向东方飞宇张望。虽然天色昏暗,可那白兔,却很是眩目。
因飞宇属兔,故此对兔,别有一番依恋。见有白兔出现,也不觉有异样,自然愿于之戏玩。
东方飞宇,上前两步,欲抚之。可那白兔,似乎胆怯,回身向远处跳出两步。飞宇停观,兔也立停;飞宇再向其行,白兔又跳远。反复三五次,而后,那白兔,便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停留,向那村旁树林行去,虽然行,却很慢。
东方飞宇因闲来无事,也就跟将过来。
只见那白兔,行至一棵歪斜之大枣树旁,又停下了,回头见飞宇跟至,便顺斜坡,上了那棵大枣树。
飞宇赶至树下,见那白兔向下望来,随后,没入浓郁密叶之中。
飞宇自幼生长于此,小时,便于儿伴,长戏于这老枣树下,对其甚熟。据祖辈们言,他们的祖辈,也记不清此树之树龄了,只知其近旁,原本有一座道观,又不知牛年马月,道观也失了踪影,只留下这几棵老树,而这大枣树居中,最为粗大。但也不知是何年?这棵大枣树,又因长的太为茂盛而歪斜了。正巧,又被西南几棵老槐树老柳树撑住不倒,且生长仍很茂盛。
东方飞宇,也效白兔,顺斜坡信步而上,至树冠,入密叶,细细寻来。
似想,兔子不善上树,跟上总应寻得到。
飞宇本想,这棵儿时,就攀爬惯了的大枣树,到了两大支叉相交处,就不易攀爬了。虽然勉强可上,却是枝条针刺众多,常常伤即皮肉。
不曾想,今晚,却一路而上,并无遮拦。昏暗之径,越行越是明朗。而且,那近旁支丫处,竟然还得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大红枣。取其食之,甜蜜极至。
怪哉,通常,枣红于秋,现正盛夏,枣尚皆青,且大不过鸽卵。今日,唯此大红枣,大似拳头且红润鲜艳,确有奇处。
东方飞宇本就胆大,并未多想,一路行来,一路将那红枣食之。食至后来,不小心,竟将个枣核,也一并吞入腹中,顿感腹内有热流涌动。正惊间,却见那白兔,在前方现身。再向前行得几步,哪里还有什么枣树,豁然就是一座山峰,就挺立在云霄之上,云雾缭绕之中,
飞宇心想,家乡百里大平原,从未见山。今日却又从何处,生出这山峰?
于是,飞宇倔劲大增,一往无前,欲一探究竟。
谁曾想,腹内热流越加强烈。
正在此时,近前云雾中,现出一座四角凉亭,亭上书有“武当金顶”四个墨黑大字,亭内端坐着一位威武庄重,勇镇四方的玄色老者。
你看他:
宽袍深墨青,
道骨傲流缨;
肤重多神勇,
威仪荡武厅。
老者右手处,一只白兔,在转身间,依然化身为一位发系紫红纱巾,身着紫缎绸绫的美丽女子。看她手中,还捧着一盏玲珑剔透紫玉杯。
飞宇此时,周身奇热如烈火,肌疼骨裂,汗流如雨。
进得凉亭,尚未开口,就听那老者先已发话道:“先请三霄天女,将那云酿琼浆玉液甘露,把于后生喝下,以消腹内真火,后将健肌换骨金丹食之,再做理论”。
那白兔所化女子,即将手中玲珑紫玉杯,递给了东方飞宇。
飞宇看那杯中,清透见底,疑是清水,因热正渴,也未曾想琼浆甘露为何物,引颈喝下。
凉之又爽,赤热渐渐消净。
三霄天女,又将一粒黑色丹丸送将过来。
飞宇未接,向老者施礼道:“多谢老人家赐得茶水,消了晚辈内火,再不敢索要尊长他物了”。
老者笑道:“我知你复姓东方,双名飞宇,因追赶一只白兔至此”。
飞宇向三霄天女看了看,已知今日之蹊跷,但尚不知,还将有何等奇事?
即行礼回道:“正是如此,不知尊长还有何事相告”?
老者反问道:“你可知此是何地?我是何人?你又因何来到这里?由何而来?如何而来?”
飞宇摇头不语。
老者继续言道:“此地乃武当山金顶,我便是那玄武老道,乃是你前生父君。”
飞宇茫然未解其意。
此时,三霄天女开口言道:“你,原本是真武大帝三太子,因为天庭初成,当遭轮回励炼,降下凡尘,经历世间甘苦,品尝人之情仇爱恨,饥饱冷暖,以利修行。今,真君偶感天机不稳,似有变故,特令我化兔,将你,由天路,引领至武当金顶,归还你之道体法能。你于来路所得红枣,乃道家稀有珍品――――火枣,即,道德真丹。功在恢复你那道体法能,又饮云酿琼浆甘露,以至复灵除尘。这里还有一粒健肌换骨金丹,其能,使你既不失肉身,却又换为仙骨成真,以便不扰世尘,继续修身养性”。
言罢,将金丹交于东方飞宇。
东方飞宇听后,手接金丹,向真武大帝看去。
玄武真君点头微笑,庄重墨面,道也慈祥。
只听真君言道:“这里还有一把乌金紫绫折扇,是你爱物,上有四象五行八卦之术,并仙法异功。今你一并取了去,以做后用”。
因已食了火枣,并又饮了甘露,飞宇天灵开窍,已有初悟。于是,倒身拜下,行三叩大礼。
礼毕台头,凉亭空空,早已不见了真武大帝和三霄天女。
可那折扇,就在咫尺近前。
起身,取扇,倍有老友重逢之感。打开折扇细看,只见九支乌金扇骨,长约咫尺有余,宽约寸许,紫绫彩锦扇面,完全打开,竟有三尺余宽。一面是水墨荷花莲叶画图,其中水波花叶,影影若动,尚有一蜓一蝶摇翅。另一面,草书八个墨黑大字,曰:长扇在手,凉风自有。仔细看后方知,那八个黑字,其内,由无数个蚁虫小字,密密麻麻所组成。
只见其上书曰:
东方青龙七宿:角,元,氏,房,心,屋,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
并有“金,木,水,火,土”等字样,其字细若蚊丝蚁足,星星点点,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最终粗看,组成八个黑色大字。因过于繁琐,这里不予细表。
东方飞宇左右四顾,凉亭三面临崖,皆被云雾围绕,一面即是来路。此时,只有不尽之台阶,并无他影。
东方飞宇再将那金丹,置于掌上观之,指甲大小,褐色香纯,坚如铁丸。
因有前面火枣甘露为例,又有眼前折扇可证,飞宇并未犹豫,将丹入口吞下。
少许,顿感周身酥软,四肢无力,瘫卧于地,昏睡过去。
不知飞宇究竟如何,听我慢慢说来。